夯实会计基础管理提高财务工作水平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进贤县公司深刻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将会计基础工作与“三集五大”工作的深入开展结合起来,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完善财务制度、会计基础和会计队伍建设,逐步推动财务基础工作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该公司通过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创优活动,弥补管理短板,强化管控措施,规范经营管理,全面提升依法治企水平。
关键词:会计基础管理;财务工作水平
一、主要工作做法
(一)以制度建设为先导,强化内控流程管理
一是结合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完善财务制度。近三年来,进贤县公司结合实施财务集约化,强化会计基础管理,全面推行财务管理“六统一”。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范信息化条件下会计账、证、表、信息披露、会计档案等管理要求;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印章管理制度、电子支付密钥管理制度、发票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原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
二是结合财务集约化,规范相关业务内控流程。规范ERP系统中与财务相关的维修、营销、物资、人力资源、资产等业务的内控工作流程,分离不相容岗位,明确相关业务流转涉及部门的工作职责。
三是严格落实现金支付风险控制。公司各部门严格执行月度现金流预测报告,强化了资金使用预算,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从资金支付的申请、审核、审批、支付形成资金支付闭环管理,管理流程更加合理,进一步强化
它控制了资金,避免了资金支付管理的风险。
(二)以诊断性审计为手段促进会计基础的改进
一是定期开展财务诊断分析。定期开展财务诊断分析,深入经营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查找会计基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规范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全面规范财务运行。
二是加强财务审计检查。充分利用财务管控系统在线审核功能,通过梳理完善业务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各项经济业务处理流程,加强财政部门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审核处理,开展财务审计在线监督,建立内控评价手册,开展内控评价,加强风险常态化和日常管理,实现内控从建设、创新到再生的闭环管理。根据财务管理的关键风险点和管理的重点,制定相应的审核规则库,开展日常在线
审核工作,及时纠正日常会计基础工作错误。
三是建立会计基础自查机制。从2011年开始,每年在
组织开展为期半年的会计基础自查。通过自查,找出《会计基础》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公司财务人员结合会计基础准则要求,协同相关部门逐项进行整改,确保符合准则。
(三)以专业培训为抓手,提升金融业务素质
一是对新入职财务人员开展有计划的会计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从而更好地推进会计基础工作。二是加强非财务人员培训,增强全员依法治企意识。公司历年依法治企巡视反馈的主要问题多为非财务处理
人员对相关金融法律法规不熟悉,对具体办理流程不熟悉。重点对非财务人员进行依法治企培训,分期组织中层管理人员、供电所
总会计师、会计等,讲解现行财经法律法规、会计基础知识、业务规范工作流程,列举依法治企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增强公司全体员工依法治企意识,进一步为公司依法治企、规范管理提供基础。
二、主要成果
(一)财政制度执行更加有效
一是金融体系更加完善。通过完善财务制度,使公司财务工作有章可循,为实施财务集约化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会计岗位设置更加规范。通过规范财务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为财务工作规范运行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
三是内部控制实施更加有效。实现实收销售应收账款、物资采购订单与收发货、检修运维项目工单与财务成本核算、基建项目工单与项目资金划转、人力资源应付员工薪酬等各项业务信息与会计信息的实时衔接,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成效得到了大幅提升,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更加高效顺畅,加大了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横向整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
一是会计报销附件更加规范。通过开展会计基础创优建设,加强财务报销审核,严格执行国网、省、市公司财务报销管理有效规定,使县公司会计报销附件更加规范。
二是核算更精准。通过开展会计基础管理创优活动,对员工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报销凭证审核管理,规范会计核算流程,准确记录经济业务,梳理内外部审计检查意见,积极整改存在问题,大大提高了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的合理性、合规性和规范性,使其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三、前端业务办理更多
融合。通过开展会计基础管理创优活动,加大了对经济业务事项和经营风险的财务控制
防控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规范前端业务处理,业务部门按财务管理规定办事,利用信息系统的集成互联,对前端业务信息质量进行管控,财务管控关口前移,有效堵塞财务管理漏洞,有效消除经营管理薄弱环节。
(三)依法治企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依法治企重点领域工作流程的财务规范
工作,加强经营活动管控,减少员工违纪行为,降低经营风险,使企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提高依法治企管理水平。
(四)财政工作质量得到提升
通过开展会计基础管理创优工作,推动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该公司依托统一的财务应用系统,实现证、账、表一致;实现内部相关业务双方同步处理、同步核对、同步生成会计凭证,确保内部相关业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SAP系统业务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财务核算,促进了业务的高度集成和横向融合,实现了月度财务报表的“一键式”生成。一是资金集中管理:银行账户资金归集率从2009年的80提高到现在,提高了个百分点;有效减少了资金的流转,避免了资金分散分布带来的潜在风险,实现了资金和银行账户的可控和持续管控。
二、会计集中核算:从集约化前的“分散账户、不同科目、手工认证、手工编表”到集约化后的“集中账户、科目”
统一、财商协同“,财务与营销、员工薪酬、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重点低值易耗品管理建立了高度的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2013年以来业务凭证一体化率达100,实现报表”一键式“生成,会计基础创优后业务凭证合并冲抵
处理合规性、协同账务处理准确性、系统内跨数据中心组对账标准率、组内单位对账标准率均达到100。
三是财务预算管理:在深化财务费用预算控制方面,以年度财务预算为龙头,全面推行项目储备制度,对营销、大修、基建等专业项目进行预算统筹规划,实现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有机融合。开展预算执行过程管控,重点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公务用车成本核算、差旅费等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考核。开展县公司供电所标准成本体系应用,全面推行县公司纵向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