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826552124

下载APP

登录

学会计可以转行做什么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2-11-16 12:50:51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145 曾经是全职妈妈的她,在养育小贝碧的辛苦过程中,用了3个月的时间,从会计成功落地到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岗位。简历通过率约50,面试7次,录用4次。 “本文为5K+字,包含大量零经验亲测有效简历和面试干货,建议先收藏!” 会计本科毕业后,我加入了某专科病种莆田科一家民营医院的助理会计岗位。是的,没错,就是莆田部曾经闹得沸沸扬扬,我觉得可以窥探敌人的内部。 17年,我跳槽到国企质量岗位,打了1年酱油。 18年辞职在家待产。 19年,我成了全职妈妈。虽然因为有了孩子,我失业了一年多,但还是转行了,工资却涨了差不多30%。目前各方面都比较满意,感觉生活正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迈进。 转行前的工作环境: 转行后的工作环境: 以上是背景 这是一条丑陋的分界线 民营医院在做金融的时候,尽快做好进城(钱)的准备,强度很大。那段时间,整个人麻木地奔跑,突然狂躁,和朋友通电话时崩溃哭泣,一度情绪低落。我甚至经常坐在窗台上,想跳下去。幸好我比较怂,但还是怕疼。 他还将长期在外工作,每天吃住行都在医院完成,直接住进病房。 除了上面的,还有待遇低,今年也不能这样挤了。都是这样的,所以拜拜。 之后,我加入了一家央企的分公司。我的主要工作是每天输入数据。我一点技术都没有。虽然闲暇多了,但我知道自己只是在这里待一会,心里还是迷茫,不知道以后该去哪里。 灿烂的分界线 让我用尽世上最好的文字,却不足以表达我对这个小生命无限的爱。为了她,我愿意也迫不及待地想多挣点钱。我想 更有见识,想变得更好。老公的事业也在此时出现危机,家庭面临甜蜜而沉重的挑剔 失业在家的这段时间,我一直想自救,想找个目标,尤其是有了孩子后,对家庭未来的处境非常焦虑,产后情绪低落,经常哭闹。期间,我准备通过考试,带着大胃王出去卖零食,了解金融研究等等。幸运的是,我逐渐摆脱了消极的状态,决定彻底转行。 进入高潮的分界线 B.按照传统,先做一个提纲: 1.漂入深海 2.确定转行目标 3.借鉴0-1体系 4.正式求职 上升到深海 相信大家如果能翻到这篇文章,应该和我一样,几乎把知乎上“转行”话题的高赞问题答案都刷了个遍,逛天涯,搜百度,还可以在知乎上下载一些高赞的职业规划书籍。我还拿出一张A4纸,根据书中的指引写下我的分析。 结果如何?反正到最后,我似乎觉得自己好像吸收了很多东西,但其实我就像一只脑袋越填越乱的无头苍蝇,心态逐渐往崩溃的方向发展。... 那段时间,就像把自己沉入深海,无法呼吸。于是决定透透气,开始调整心态,进入“无为”状态。你越急于完成某件事,就越不能把它拉向好的方向。 确定转行目标 老实说,我敢肯定自己转行目标的开始,并不像很多好评如潮的回答那样,有理有据、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一次“无为”状态下的遭遇。就连我对当时那篇关于新媒体运营的文章的记忆也完全模糊了,这真的不夸张,完全模糊了,反而让我开始对新媒体运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开始从各种渠道搜索互联网运营的前景分析,最后形成了我的一些认知: 在所有行业中,互联网更新迭代的速度都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状态,而这种情况带来了 营销模式的改变是不可逆转的。我举个例子。过去,当我们想请客吃饭时,我们可能会选择一个我们已经吃过的地方。现在我们基本上是在公众发表意见后作出决定。时代在变,很多老板还没跟上。他们需要互联网运营来帮助他们实现营销目标。 2.营销是千年常青树 归根结底,互联网运营的本质还是一种营销。尽管时代日新月异,但营销永远不会消亡。商业的本质是制造某样东西,然后出售它。在无数职业消亡之后,营销依然屹立不倒,因为人类社会“交换价值”的行为永远不会消失。要达到业务转型的目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营销。 3.不可替代性强 人工智能,让所有螺丝柱都害怕的未来科技。这一点,我在前两次经历中深有体会。金融部分自动化已经在四大进行了尝试。基本的财务岗位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容易被时代抛弃,数据录入工作在我离任前就已经纳入了共享模式。 运营是一个面对人的职业,人是一个千变万化的生物,而不是一个标准的产品。不同的目标群体需要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这需要运营商丰富的经验来权衡,因此被机器替代的可能性极低。而优秀的运营,向上的发展路径多是总编辑或营销总监级别,而且是自主创业。只要够好,个人的不可替代性也很强。 4、岗位需求逐渐与二三线城市齐头并进 曾经聚集在北上广深的运营类岗位需求,如今有向其他一二线城市倾斜的趋势。我在运营圈认识的朋友,很多都不在北上广,而是在家乡的省会。一般小白只要前期准备充分,就能很快拿到offer。 从0-1系统中学习 其实,学习过程可以按计划进行,我也没有花太多时间去克服不懂的困难。只是累了。就我个人而言,我整天带着我的孩子 身体真的受不了。万事开头难,在选择过剩的年代更是如此。确实有必要让选择困难的明星窒息。 我把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梳理成以下三点,有需要的胖友可以参考: 1.筛选优质平台 如果你选择了一个能够满足这几点的平台,你会体验到极大的安心和资本的舒适度,就像我一开始做的那样。我当时研究的平台是项目化的,每一个理论或者技术后面都会有一个项目布置,后期会有实战,这样你的作品才能进入市场,接受真正的检验。在一天结束时,整个投资组合将被输出。实践证明,这是我整个求职经历中最有利的武器。 2.过程苦中带甜 任何一种职业转换都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容易。作为一名曾经的全职妈妈,除了带几个月大的宝宝,我还要趁着孩子睡觉的时候见缝插针地学习,有时还会抱着她做作业。由于孩子晚上经常哭闹,我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脱发严重,泌乳减少,产后肥胖等。心态崩溃了好几次,尤其是在项目训练的时候。为了发掘学员的最大潜能,任务都是截止日期,孩子们离不开。我无法脱身完成任务,这是无能为力的。 当然,也有甜蜜的时候。可能是当了妈妈后,她又开始习惯鞭策自己了。在此期间,大部分项目获得甲级肯定。 没有杀死你的一切都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谢谢你当时没有放弃。 3.拓展相关工作经验: 对于职业转换,尽量在准备期间获得真实的商业项目经验。对于下面的简历和面试,和作品集一样,在我面试的时候也尝到了不少甜头。对于转行的人来说,培训经历只能代表你的专业训练之一,面试官更容易买你企业工作经历的账。 当时我参加了这个平台的一个实习计划--社区 运营官跟着求职冲刺社区,所以吸收了很多老师给的简历和面试精华,也是后面写的。 这是一次线上兼职实习,全部在线上进行。它是一次真实的企业工作经历,而且不占用很多个人时间。我还带了一个接替我工作的姐姐,她也是一个职业转换者,全职工作。我感激自己当时强迫自己做更多的工作。这段经历为我转行求职加分不少。 正式求职 先说说结果吧。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简历通过率在50人左右,有7次面试,4次offer。 让我结合当时的简历和面试时遇到的问题,分享一些个人经历。(我为应届生、转行等各种场景整理了一版优秀简历参考集,文末有办法获取) 1.简历 整合迁移能力,深挖与岗位匹配能力 作为职业转换者最害怕的是什么?一定是没有经验。我当时为此感到害怕。按照大学毕业时的老方式写完后,几乎都失败了。 后来经过老师的指导,发现之前的任何经历都可能和你要应聘的职位有关。例如,我曾在一家国有企业担任质量管理专员。听到这里,我可能会觉得“这和新媒体运营无关”。如果我把质量管理员直接写在简历上,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文件录入、资格审查和体系内审。凭这个经历申请新媒体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深挖之后,我发现自己参与了公司各项质量管理体系的编辑撰写工作。数据共享中心社区维护等,这些都是可以迁移的经验和能力。简历中适当将岗位标题由“质量管理”改为“用户运营”或“文案策划”,具体根据求职岗位需求进行调整,并将相应经历放在下方,具有可迁移性。 尝试用数据说话,数据表达也是一门科学 用数据高亮简历,很多人都知道,但数据不好的时候, 你看的时候做什么?你被烧坏了吗?我的表现平平,根本没有什么有很大成就的数据。虽然没有很多知乎大牛那么容易分析的几百份简历,但优秀的简历只有20份,发现数据表达可以这样做~ 用前后对比的方式,突出这个项目带来的效果比之前的效果高多少。比如,一个策划好的活动,最终卖出了50单,对于不同的工作内容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抢眼的数字。如果单价是20元,50单就要1000元,但如果你的单价很高,50单意味着12W元,重要的是这个成交额比之前的活动增加了200。12W和200这两个数字非常醒目,在简历中一目了然。于是,数据表达就有了门道。 不要拿着简历走遍天下,要有目的地投递 回想毕业时,我每天把投递网站提交的份数都用光了,但效果几乎是内伤。这一次,我总共只投递了15家左右的公司,几乎收到了一半的回复。每个岗位的要求看似很相似,但细微之处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会先了解公司和岗位要求,再相应调整简历。 以下是我亲自测试和推送的两个实用技能: 好动的孩子有奶吃 套用伏马在《奇葩说》中的论点:哭的孩子有乃吃。只有几个地方,奈只是一对,那么多嘴巴都饿了,学着尖叫吧! 转行前的工作是通过认识的人直接拿到HR的邮箱,一枪打中。这一次,我们也采用了同样的战术--主动出击! 等待回复其实是一个非常被动的过程。为了变被动为主动,今天的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他们的大量信息。比如boss可以直接私聊,知乎、公众号也可以留言。热情是每个公司都非常看重的一点。 2.面试 面试前知己知彼 面试时适度紧张 在进入正式面试前,一定要让自己振作起来,表现出积极的精神状态和自己非常想要这份工作,保持一点紧张,这样会让自己更加集中注意力。注意整个面试的逻辑结构和清晰的组织。 面试结束后,及时简历 回来后,第一时间分析这次面试好的和不好的部分,能不能优化演讲技巧,不好的部分和之前想的差距在哪里。想清楚这一点后,你必须把它写下来,这是一个重要的修正过程。 萌萌的最后分界线 最后,谈几点个人体会。希望有勇气改变的人,能尽量避开一些坑: 打破小喇叭---- 这真是最后的分界线 “希望你有勇气从头再来。”本杰明·巴顿的奇事 如果你想和一个讨论,你可以+wei:xiaoxiao1994 不加闲聊,只给特别需要的胖朋友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