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计实用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2-11-11 11:43:52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105
做账是每个会计的必备技能,但常常让人一头雾水。费用应包括哪些科目,如何做会计分录?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会计工作中常见的会计问题和不足,以及相对实际的解决办法。快来看看吧。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
各行业词条百科全书
评论区留言[1]
你可以免费获取资料~
1.会计报表如何设置“补助收入”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企业收到的增值税应通过“补助收入”会计科目核算。
“补助收入”科目属于“损益”科目,期末无余额。本科目的经济业务仅在“损益表”中体现。利润表中不设“补助收入”项目,可在“营业外收入”项目中反映。
2.经税务局检查需补缴所得税的处理
(一)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二)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数
(三)补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款:银行存款
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通过“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上一年度的企业所得税。
3.货物在收到材料前、付款后或发票到达前的账务处理
(1)货物收到时的计价核算:
借入: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估计应付款项
下月初用红字注销。
(二)领取发票时:
借入: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收到的发票余额与暂估值不一致,且原材料已领用的,其差额冲减销售成本。
4.出口代理的会计处理
(一)在收到该出口商品时,
借:托运货物
贷款:代销商品的款项
(2)出口销售的,按实际销售价格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应付账款
同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代销商品的款项
贷款:托运货物
(三)偿还出口商品货款,计算佣金收入
借:应付账款
贷:代购代销收入(手续费收入)
银行存款
(四)进口代理
1.收到委托单位收购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
2.支付购买进口货物及运杂费时:
借:商品购进(购进价成本)
应收账款(预付运费和杂项费用)
贷款:银行存款
3.将采购货物转让给委托方并结算手续费收入时:
借:应付账款
贷:商品购进(购进价格成本)
应收账款(预付运费和杂项费用)
代购代销收入(代理费)
5.收取销售房地产预付款的会计处理
由于销售房产预付款通过“预收款”科目反映,营业收入尚未结转,因此收据和发票金额不会重复。
预收售房款并开具收据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收到最后一笔房款并开票时:
借:银行存款(尾款)
预收账款(以前预收的)
贷:主营业务收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预收货款时应计算应纳税额,年末未形成销售的应预缴企业所得税。
6.销售免税品的增值税税额及会计处理
某厂生产销售饲料工业,销售对象为饲料经销商和养殖户,大多不需要发票。不需要发票的部分销售入账
应该怎么做?例如提要:
借: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贷:产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由于销售饲料免征增值税,属于直接减免性质,应按不含税所得乘以适用税率计算留抵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
贷:“补助收入”科目
此外,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已缴税款”项目下增设“减免税款”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可根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记录填写;在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时,“销售额”可直接体现在“产量”项目的“免税商品”中,无需再填写“税额”。
7.增值税中“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的会计处理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因此,当“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有借方余额时,本期无需缴纳增值税,借方余额反映为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
对方已不存在的分期付款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
(一)合同、协议约定采用分期付款销售方式
账务处理通过“分期付款发出商品”科目核算,否则不通过本科目核算的,直接记入“产品销售收入”科目核算。
(二)购买单位已不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货款实际上无法收取,应作为坏账处理,转入管理费用。
付款但发票未到账的会计处理:
购进货物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付清,但购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未到账,可先按实际付款金额进行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等科目
贷款:“银行存款”科目
领取专用发票时,用红字冲销上述分录,然后按专用发票
以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税额进行账务处理:
借入: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款:银行存款
8.为合营企业提供的固定资产的计价和会计处理
收到被投资厂房和机器设备时,会计处理为:按投资单位的账面原价,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按新确认价值,贷记“实收资本”,按账面原价与新确认价值的差额,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新确认价值大于原账面价格的,按新确认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实收资本”。
出口单证不齐造成不退税的会计处理;
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的生产型出口企业,其内销、外销,均应按月计算销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如实申报纳税。出口销售销项税额因申请出口退税的出口单证不规范,当期不能退税,但出口销售销项税额记入“待摊费用--增值税待转销项”科目。
征税是在应税行为发生后计算的,出口退税是出口单证齐全后办理的退税,两者不能划等号。因单位因出口单证不齐、零申报而申报出口销售额,使销项税额不齐,在全额扣除进项税额后,期末留抵税额是不正确的。
9.供应商发出但当月未开票的货物的会计处理
买卖双方合同约定“交货后三个月付款”,专用发票应在合同约定付款日期的当天开具。其会计处理如下:
(1)发出货物时:
借:分期付款出货
贷:库存商品
(2)开具发票时:
借:应收账款-A公司
贷: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商品销售收入
同时,结转销售商品成本。
借:销货成本
贷:分期付款托收发出的货物
(三)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A公司
10.促销项目的会计处理
企业在促销时,会按照进货价格赠送部分商品给消费者。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其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售发票与增值税应税价格不符账项的处置: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开具发票的,按照增值税计税价格核算账务不一致的,账务处理如下:
发生时:
借:银行存款
贷:产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销项税
结转时:
借:其他应付款-长期现金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款: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长期现金付款
处理:经批准后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借:其他应付款-长期现金付款
贷: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