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期末计价是指企业在期末对存货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通常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以下是关于这一主题的一些详细信息:
存货期末计量的基本原则是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计价。这里的成本是指存货的采购成本,而可变现净值则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法包括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等。例如,如果存货的市场价格低于其成本,那么就可能存在减值迹象。此时,企业需要计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并与成本进行比较。如果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那么就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企业对期末存货计提的一种准备,用于弥补可能发生的存货价值贬损。如果后续期间存货的价值得以恢复,那么之前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企业在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存货期末账面价值是指企业在期末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计算出来的存货价值。如果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那么存货按照成本计量;反之,则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中级会计实务期末计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对市场情况、销售费用、相关税费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企业需要定期进行存货盘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