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826552124

下载APP

登录

会计证被盗用列入风险人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2-12-23 08:31:06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126

确认!会计岗位正式实名注册后,会计违规行为将被记入“黑名单”!

加强会计监管,形成监管合力,是“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2010年8月8日,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会计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准则必须不断完善和加强适应环境变化,会计从业人员必须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会计监管和宏观管理必须改进监管方式,形成监管合力,牢固树立服务理念。

认真开展会计法和会计准则体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按照定期随机抽查和不定期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创新监管手段,主动公开检查结果,严肃查处会计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研究建立会计信用档案和会计“黑名单”制度,将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信用记录、单位会计信用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政策出台后,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会计执业监管路径。结果是在今年上半年取得的。据《中国会计报》2017年4月28日报道,今后会计监管要像考驾照一样记分,财政部未来可能会推广浙江省义乌市在会计监管方面取得的经验。

5月,浙江省义乌市财政局联合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出台了《义乌市会计实务分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共12条,对会计人员14种违法违规行为和代理记账机构6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记分:以一个会计年度为记分周期,对超过12分(含)且不超过24分的会计人员进行强制培训;对记分24分(含)以上的会计人员和记分后10名的代理记账机构,纳入当年会计诚信“黑名单”并公布,记入信用记录长期存档,建立会计诚信制度。

一个代理记账行业乱象丛生,阻碍行业

发展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发展迅速,代理记账业务需求日益扩大。作为中介服务的会计代理记账行业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服务小微企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各地对代理记账的需求很大,然而,真正委托合法代理记账机构担任记账人的单位却寥寥无几。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有的会计未经批准自行组织人员承接代理记账业务,有的会计“兼职”多达几十户、上百户。盗用、借用会计证甚至无证上岗的现象也同样存在。

这些非法记账组织和个人不仅无证经营,还帮助委托单位偷税漏税,一定程度上侵蚀了税收征管基础,造成税收数据失真。对税务部门而言,财会人员找不到或不配合税收工作,也导致财税政策、管理手段、服务措施落实不到位,大大降低了办税满意度和纳税遵从度。

此外,这些未办理营业执照和代理记账许可证的地下代理记账机构和民间兼职会计,游离于工商部门和财政部门监管之外,利用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恶性竞争、相互压价的现象不断出现,严重扰乱了代理记账市场,阻碍了行业健康发展。

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严查每一个企业和会计人员

据了解,目前“浙江省会计管理系统”只登记持证会计人员名单,但无法显示持证人员是否在、在哪个单位从事会计活动。有的单位未签订会计人员聘任(聘用)合同,无法对单位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进行监督。

为解决这些问题,义乌市财政局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发了义乌市会计应用管理系统,对企业会计岗位(税务师)进行实名登记。代理记账机构负责对代理记账人员和本单位的委托单位进行登记,地方税务局专职负责登记核对

会计人员和委派单位。

截至目前,已登记委托代理记账单位16222家、专职核算单位882家、代理记账人员774人、专职核算人员1034人,数据全部录入税收征管系统,实现财税部门信息共享。

通过财税联动,实行会计岗位实名制,进行会计执业成绩管理,加强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会计人员责任意识,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畅通财务核算管理和税收征管通道,财税政策和税收征管措施落实更加顺畅;规范了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会计违规成本越来越高,个人信用不良会影响生活

随着基于大数据的会计诚信管理系统上线,每个会计人员几乎每天都会处于聚光灯下,违法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在大数据系统支持下,财政部门职能处室负责会计人员违规行为考核,按季度向财政会计人员管理部门报送扣分情况和扣分依据。税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会计人员违规行为的,应当依法扣分,并按季度将扣分情况和扣分依据报送财务会计人事部门。会计人员管理部门负责会计人员的日常管理。对会计执法检查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将据实扣分。

财政部门将会计人员考核情况记入会计诚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考核结果作为会计人员任职资格考核和先进评比的重要依据。考核合格的会计人员接受财政部门的正常管理;对考核不合格的,在媒体公布,对违法违规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如今,会计人员的信用状况已成为“会计身份证”,其作用日益凸显。一旦出现信用污点,带上有不良记录的“身份证”,以后换工作或个人生活都很难。

4.实行会计学分制后,会计面临巨大问题

职业风险大

6月9日,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并于2017年7月21日前书面反馈财政部会计司。预计7月底8月初正式实施。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相当于给会计人员戴上“紧箍咒”,稍有不慎就可能进入会计诚信“黑名单”。

一位相关人士表示,“实践证明,会计人员诚信体系建设考核办法不仅为稽查部门规范、约束和惩戒失信会计人员提供了合适的途径,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源头上防范偷税漏税行为。”

5.查处企业。如果会计人员受到牵连,后果将十分严重

如果单位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被问责,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之间的关系是推脱不了的。企业带来巨大税收风险的同时,也让财会人员登上信用黑名单,完全无法执业,后果不堪设想。

根据最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保存期限由15年改为30年,总账和明细账的保存期限由15年改为30年。对于会计行业来说,30年基本上贯穿了会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是会计人员每一步的足迹。

6.会计人员必须了解这五件事,远离职业风险

1.拒绝去假账、逃税企业,尽量去正规企业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不湿鞋!金税三期上线以来,企业做假账、偷税漏税无处遁形。一旦被大数据系统筛选出来,税务局将对近三年的所有税收进行核查,绝不姑息!

对于会计师来说,为了那微薄的薪水而赌上职业前景是不值得的。

2.不要随意借用个人文件

会计朋友快吉硕经常问kavin,她的朋友要不要为一家公司借“会计证”和“身份证”。你想借吗?卡文想,是的

不借就尽量不借,不是说没有人情味,而是牵连到自己,连朋友都没有关系。

上一篇:会计证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