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826552124

下载APP

登录

券商中为什么要学会计和法律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2-12-16 08:25:37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88

首先,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同,A股IPO和美国IPO中介机构尽职调查的广度和深度完全不同。

FlossDegloss的回答对中介机构参与美国股票IPO尽职调查的情况做了详细介绍,我想补充一下a股IPO的情况。

1.与会计师尽职调查的内容

在尽职调查内容上,与会计师重叠较少,基本是一个法律、一个财务。

:公司成立及历史沿革;所有权结构和组织结构;雇员和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主要资产的所有权、经营资格和特许经营权;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董监高;第三次会议;重大诉讼

会计师:关联交易;会计和税务;内部控制

以上每一项内容的具体尽职调查方法都可以写成一本书,本专题无需展开。

两者重叠部分主要包括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和重大诉讼。这些关注的存在和完整性,以及会计师关注对财务报表和披露的影响,一般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2.券商尽职调查内容

法律法规方面,券商=+会计师+业务和科技+募资。也就是说,券商要和会计师一起把尽职调查全部做好,除此之外,还要对公司所处行业、公司核心技术、募集资金投向等进行分析。

对于券商与会计师的交叉工作,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处理方式也在变化,总的趋势是越来越严。

2012年财务检查前:券商可以合理利用会计师的工作成果。在此期间,券商不能对会计师已经履行的事项重复尽职调查程序,而是直接使用结果。例如,券商可以直接用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而无需调查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这是一个接近美国股票的时期。

2012年金融检查后:券商独立

站好,仔细检查。这是目前的阶段。在监管部门强调“独立”核查后,券商基本需要重新执行会计师实施的所有尽职调查程序。如果会计师出具的文件存在虚假陈述,只要在招股说明书中引用,券商也要承担责任。比如,原本只要求会计师进行的走读测试、细节测试、函证,也必须由券商进行。最近的一些项目甚至要求券商审查现金流量表和成本反向单的编制过程。

3.实际执行情况

而券商一个IPO项目团队可能有4-6人,其中仅有1人负责法律尽职调查,1-2人负责财务尽职调查;一个IPO项目组可能有2-3人,会计师一个IPO项目组可能有8-10人,券商重复和会计师工作完全独立的难度很大。

因此,其实对于具体事项,券商和会计师会有适当的分工,其中一方为主,其他各方共同参与。比如,董监高的调查问卷可以由券商设计审批,但面试时券商也必须在场。例如,信件证明可以在会计的帮助下填写,但收发过程必须由经纪人独立进行。

这种分工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基本由各项目组掌控。同时,需要考虑经纪人与会计师之间的业务合作关系以及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个人关系。...

4.券商为何需要独立调查?

这个问题牛奶奶酪酸汤鱼已经回答得很好了,因为它归司法部管,会计师归财政部管,证监会只能管券商,所以在证监会层面,券商只能承担法律和财务问题造成的一切后果。只是他的回答很简短,很少有人同意。

PS:我有一阵子没回答问题了,因为气氛越来越差,想要获得更多的赞同总是长篇大论,尽管有些长篇大论的发言是不着边际的,或者是复制粘贴到网上的。有些问题其实没那么复杂,原来

你可以用两三句话把它说清楚。而且,我的码字很累,但没有复制粘贴那么受欢迎。

经纪人为什么要学会计和法律

我以前回答过另一个问题。其实,国内外投行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异:

目前,在国内注册制下,国内投行的主要角色是“资本市场看门人”。比如IPO,一方面负责帮助企业融资,另一方面实际上承担着监管责任,尽职尽责地判断企业是否符合监管标准。毕竟,监管人员不能到现场看企业,材料全部由券商上报证监会。监管机构默认信息属实,企业和券商未来若出现问题将受到处罚。

因此,在全方位判断一家企业的过程中,合法合规性和财务真实性至关重要。(所有企业为了上市都有足够的动机造假。)券商投行相当于中介团体的负责人,团体成员一般包括会计师、一些并购项目的评估师、为募资项目撰写报告的咨询公司等。但最重要的是,投行、会计师、投资行人也要自己出论文、统筹团队,所以不懂金融、不懂法律,很可能会被合作机构坑。

这就是为什么国内投行更喜欢学习法律和金融的人。

至于您提出的“券商投行部也分很多工作,还是国内券商投行部的会计和知识更重要?”

答案在当前是必要的。

虽然国内投行部门也分为金融、法律和产业,但基本上要求大家独立。你可以学法律,你刚进来负责法律,但迟早当了项目负责人,你得懂产业、懂金融。学金融的也是如此,但很少有人专门研究“行业”,虽然理工科做行业研究更顺畅。对了,即使你在投行,负责承销,能把项目做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财务和法律还是很重要的。

未来,如果注册制、

那么会加强项目研究和项目承销的压力,届时可能会要求有产业背景的人增加。比如科创班对发行市盈率没有限制,各研究所制作了不少估值研究体系手册。对于国内投行来说,很多新兴行业的估值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难点。

说到底,投行都是为了企业融资,而国外市场因为注册制,并不是绝对核心。重点将放在两头--承包和承销,尤其是承销的压力远比国内压力大。不仅要能卖,还要卖个好价钱。比如,即使你的券商做了这个项目,发行人可能还是会找很多投行帮忙承销,谁卖了份额,谁就承销佣金。此外,定价和销售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你要有一个专业能够说服投资者,最终投资者愿意买单。

国内债券市场已是如此。它是注册制,很多项目发行了,但不一定能卖出去。很多时候,在承包项目时,你不得不突出自己的销售能力。大量经纪人会专注于项目分销,我可能不承接,但我销售能力强,就去抢别人的项目,把钱卖出去。

当然,金融和法律的能力肯定是外资投行所需要的,这是一个成熟金融从业者最重要的基本素质,而所有一级市场的相关业务都离不开这两部分。相反,听起来高大上的金融理论,大多用不上。

但正如刚才外商所说,承接这一块不是绝对的重点,招人也不会说一定偏爱金融、法律专业。

此前有总结,国内投行注重“实操”二字,外资投行注重“牛力”二字。

最后,与想象不同的是,我看了太多的报道。投资银行是典型的中介机构。发行人需要钱。你把发行人打包进行证券化,卖出证券,拿到钱,在自己的账户里留一点,仅此而已。

听着各种营销号大声疾呼,其实是为富人服务

只是个高级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