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考试相比,初级会计考试的内容比较基础,证书含金量不高,但每年的报考人数却超乎我们的想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家争相考试,拥有初级会计证书又有什么意义呢?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1.会计行业的基本硬件
如果你是会计专业毕业,或者未来打算进入会计行业,初级会计证是必备的基础硬件之一。虽然证书含金量一般,持有证书不一定能升职加薪,但随着会计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对求职者也提高了要求,基本持有初级会计证书是招聘条件中的硬性条件。没有这个证书,你可能连投简历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只有考初级证书,才能和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开展工作的必要能力
会计不同于其他岗位,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开展会计工作的必备能力,而初级会计考查的两个科目是考生知识脉络的建立。虽然理论与实践存在差异,但实际工作源于对理论的灵活运用。因此,如果没有会计的理论基础,基本没有办法在会计岗位上开展正常的工作。也许一个粗心的违法违规行为,就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种种困扰。
3.提升自己,必须铺路
初级会计是会计相关证书最基础的存在,知识最基础,难度最低,是漫漫考证路上“基础级别”的存在。大部分会计人员会继续考取其他相关证书,如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系统学习初级相关知识,相当于给自己打牢基础,后面再难的知识也更容易学习。
当然,如果拿到初级证书,还可以在取证当年进行专项附加扣除,这样可以少缴税款,也是额外的收获。如果你在犹豫,赶快行动起来充实自己吧!
参加会计证考试后考什么
沉迷考证,不能自拔!四年制考试
接下来的20个资格有用吗?教师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近20个资格证书,是河北大四毕业生小荣(化名)的考证“成绩单”。据红星新闻报道,大学四年,她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在了考证上,还带领身边的同学参与考证。对她来说,考证不仅是为了不浪费大学时光,更希望这些证书能为自己理想的工作增添砝码。红星新闻,学生在考证过程中刷到的各种试题图片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下,考证成为不少年轻人对抗焦虑、获得“就业保障”的重要途径。国家公务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职位平均40:1的竞争比让人望而生畏。不仅是公考,各种考据热潮也由来已久。CPA、CFA、司法、雅思、职业资格证书……各种各样的证书,引得职场人前赴后继。朋友圈的英语学习打卡刚刚降温,成人Python(计算机编程语言)来袭。似乎知识更新的速度总是快于学习的速度。与此同时,为了弥补学历缺陷,成人学历教育蓬勃发展,成人自学考试、MBA等学历成为部分职场人“更上一层楼”的必要条件。研学热的背后是成年人的职场焦虑,但也为成人教育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纪录片《纪实72小时中国版》中,一位受访者谈到考证学习时说:只要你投入,他就会给你回报,但在社会上,很多事情不是这样的。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一些职场人仅靠高等教育已经不能满足职场需求,各种职业证书成为职场人的新追求。这使得他们不得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弃闲暇,准备考试。上瘾中年人考辨
关于考证,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已经有8000多人关注,百万浏览:(图知乎)我们先来看看提问者的背景:学历:本科985一期学院
学校最好的专业,香港大学硕士工作单位:四大有证:CPA、CFA、Sikao、AICPA、ACCA考证轨迹:1。锡考大三报考大四,法律专业标准大四毕业即可考ACCA。F阶段的九门课程都可以免除困惑:只想把四大课作为跳板,做完审计经理后跳槽,具体跳槽方向不知道。考虑范围包括企业内部审计/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看完只有一个感叹:现在年轻人都这样滚吗?刚研究生毕业就有这么多证书?之后,我发现中年人更多地参与考证……一个,37岁的海归为了考CPA花了五年时间!
37岁的张亮目前在上海一家公司担任财务副总裁。他的研究目标是发展他的事业。但是CPA是一个为期五年的证书。10年前,他从国外读硕士回来后,做猎头不久就决定转行做金融。成为金融工作者后,他踏上了考证之路。刚开始的几年,他虽然继续报名注册会计师,但因为准备不足,一直跟着跑。直到20岁,孩子1岁的时候,张亮突然意识到,“如果一直胡闹下去,在职场学不到乐家,也很难给孩子树立榜样。”于是,张亮在工作之余用了两年时间考取了中级会计职称。2018年,他真正走上了备考CPA的道路,直到去年8月通过最后一次考试才能完成第一阶段,最快也要在今年拿到证书。接下来,他还打算考取高级会计师职称。2、上市公司会计裸辞注册会计师王楠(化名)曾是一家实业上市公司的会计。财报季的几个月里,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是常态。此外,周末他还要不定期加班。这样的职场压力让她苦不堪言,于是她决定“裸辞”,边修炼边考证。王楠说:居家期间,我考了中级会计职称和税务师。其实对职业发展并没有起到特别大的作用,只是有些职位有工作
说限制,特别是技术专业岗位。相比中级职称、审计等证书,在王楠眼里,通过CPA(注册会计师)考试对她的职业发展更为重要。在会计领域,CPA是公认的高端会计证书。在王楠看来,“有了这张证书,工作就不用发愁了,虽然走上人生巅峰要靠个人能力”。对于这次考试,她有些望而生畏:如果考CPA,我打算边工作边学习,5年后考完。她表示,目前参加CPA考试的人群一般是在校生或会计师事务所员工,这两类人群在考证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学生在学校有充足的时间专心学习,而办公室职员一般都有考试假。她解释说,会计师事务所一般都有业务淡季,CPA考试恰好也在业务淡季。即使不请假,他们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考试。“但现在很多事务所都增加了咨询业务,所谓的淡季已经不明显了。”三、36岁宝妈,四线城市,转行金融,5年考了6个证!2017年,36岁的凌云在一个小四线城市从事行政工作。她觉得自己已经触碰了工作的天花板,想转行做金融。“我高龄转行金融,是不是太晚了?”她也曾犹豫过,但一想,“35岁以后,显然就业和学乐佳都不容易,未来职场至少还有20年,也不行。”于是,凌云给自己制定了学乐佳计划,坚定研究,转行。凌云证书/受访者供图5年来,她三管齐下,一边照顾女儿完成小升初、中考,一边工作、研究,考取了初、中级会计职称、二级建造师等6个证书。“这些证书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不难,含金量一般,但我35岁后再次拿起本子,吃了不少苦头。”四、50年代开始考证,10年考了9个证,考证届的传说
考据学传奇人物颜济川年过五十,10年留学9国
家里的资格证书,创下了自己也是中国的纪录--拥有最多的“国家职业资格”。严继川53岁通过自学通过资格考试,55岁考取中国会计师资格证书;56岁考取中国审计师资格证书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十年来,先后获得中国土地估价师执业资格证书、中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证书、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中国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中国企业法律顾问职业资格证书等9项国家执业资格证书。在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62岁的颜继川入选“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拥有“国家职业资格”最多的一位。古稀之年的严继川,每天都在用不屈不挠的激情和顽强的毅力,继续演绎着他传奇的一生。“如果我觉得自己研究上瘾了,该怎么办?”不少备考的中年人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每次考完总觉得空虚。持续考证,成为一些中年人缓解焦虑、丰富生活的一种方式。痴迷考证的人后来变成了什么?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质疑,当初大学生考这么多证书有什么用,这些证书又能给前一部分“疯狂”的中年人带来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