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
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
学科特征分析
1.中级会计实务科目有四个特点:
(1)考试难度大、内容多,要准备充足的复习时间;2018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砍掉了原来的第十章,但毫无疑问,考试的重点内容并没有减少。往年,重点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等难点章节仍是考试热点。
(2)《中级会计实务》是基础学科,知识点多章涉及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3)《中级会计实务》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要求考生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运用不同的学习技巧。让你在2022年轻松过关--张志峰中级会计实用主义、侯永斌经济法百度云
(4)《中级会计实务》虽然难度大,但考试范围不会超纲。考生抓住教材,按照考试大纲复习,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2.经济法主体特征分析
经济法知识点多,杂、细、枯燥。说起来很简单,想起来还是很难。中级会计职称的经济法实际上分为经济法和税法两个部分。经济法部分通俗易懂,直接考查,只挑战考生的记忆力;税法中的考试和计算较多,需要考生灵活学习和运用。
3.财务管理主体特征分析
财务管理内容抽象,公式多,不易理解,计算量大,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共有10章,囊括了财务管理活动的所有流程,大家可以按照流程的顺序进行学习。
1.教材:复习时,教材是关键,因为2019年新版中级会计教材尚未发布。因此,考生可以结合2018年中级会计教材进行预习。
2.习题:预习阶段,
不能只看中级会计教材,还要做配套练习,夯实基础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习效果才能更加显著。
3.辅导课程:自学相对枯燥乏味,对于零基础考生来说也有一定难度。建议大家先听一遍预科班的视频课程,在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抓住重点内容,少走弯路。
准备中级会计考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力。能坚持到最后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光有明确的目标是不够的,还要尽力而为。希望大家能按照中级学习计划认真复习,不给未来留下遗憾。
如果每天能抽出几个小时,甚至是全职备考,那么你可以选择三科全考,坚持每天打卡,再结合一些高效的辅导课程。我相信在一年内取证是非常有把握的。
时间相对紧张的考生:2+1或1+2模式
上班族、妈妈级考生等每天学习时间较少,可选择报考2+1模式或1+2报考模式。建议大家单独报考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科目,这样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多数考生普遍反馈《中级会计实务》难度相对较大。可先报考“中级财务管理”“中级经济法”,次年报考“中级会计实务”,具体视考生个人情况而定。
四是制备效率慢?如何解决
中级会计考试作为一项比较高层次的会计人才考试,难度仍然较大。这些年来,很多考生背了又忘,结果长时间学了一点。有的考生备考已久,做题却经常出错。那么,如何解决效率慢的问题?
1.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会计实用主义要花多少钱
有好就有坏,因为我们问的是学习会计带来的好处。告诉我你的感受。
往大了说,就是更务实、更实际。
要说小,影响性格,更稳重。(但是
似乎对年轻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1.例如,在会计的几个原则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观察一个事物,不仅要看它的外在形式,更要关注它的本质。例如,具有融资性质的融资租赁、售后回购等,不应从法律所有权是否转移来判断,而应从交易的本质来判断。
对三观的影响是更加务实。当然,做人要脚踏实地。根据表面来判断实际,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偏差。
2.谨慎性原则不应从积极的方面加以确认。应该更多地考虑缺点。例如,各种储备,可以说会计是一个保守和悲观考虑的地方。这种思维导致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较早。
3.认识到自己的肤浅,在学会计之前,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会计,根本没有技术含量。他能随随便便地加、减、乘、除。后来他意识到,任何科学都学得很高,都有哲学思想。不容易啊。都是对智商(宽恕,只代表我自己,可能我智商有点低)和理解的挑战。
学了财务会计,本以为什么都学会了,后来发现还是太懵懂了,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的年报还是不懂那么多。农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和工业企业不同。
原则就是那些原则,不同的会计准则已经演变。
学好这些东西后,我以为自己学会了。后来我才发现,香港有香港的标准,美国有美国的标准。虽然有国际财务报告,但各国不同。看看优衣库的财报,了解一下日本的会计准则。
我认为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并不为过
喜欢的英语词汇,让我直接感受到平衡是如此美好,报到要平衡,生活和工作要平衡,稳定的物体需要力量平衡,健康需要身体平衡,欲望需要能力平衡,生活中还能有什么不平衡?
5.多角度看问题
从合并方看问题和从被合并方看问题是完全不同的,双方都要能做账。前期差错更正、会计估计及其变更、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学会在时间和空间之间来回跳跃。
暂时就这些,等你想到了再继续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