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总会有一些时刻让家长特别抓狂。如果算上现在最让家长抓狂的时刻,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回答,那是孩子磨蹭的时候。每当孩子磨磨蹭蹭、不积极做事时,家长就迫不及待地替他去做,让孩子不用再耽搁了。
早上起床:
第一次叫不起,第二次叫得呜咽地回你,第三次叫得勉强起来,眯着眼睛磨磨蹭蹭地穿衣服。
回家督促作业:
我拖着脚步写作业。我只是坐了5分钟,然后我哭着要水喝。我想吃水果和上厕所。我作业不多,只好磨蹭到八九点钟才完成。
晚上睡觉:
快10点半了,儿子还在沙发上看动画片。如果没有动静,你再催她,她就急了
妈妈催促的事是急事,妈妈不催促的事不会主动去做。
其实,家长可以试着慢慢放弃唠叨和欺骗的催促。给孩子指示时,内容要简单明了,态度要亲切,语气要坚定:“宝宝,已经10点了,妈妈允许你看最后5分钟,5分钟后必须开始洗漱,明白吗?”
教孩子技能
有些孩子可能会磨磨蹭蹭,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节省时间。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基本技能,比如如何最快地穿衣服,如何更快地清理家里的脏东西等。此外,如果孩子手部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较差,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训练,加强动手能力。
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我们必须为我们的孩子树立榜样,让他们学习我们的好品质。有些家长也或多或少存在拖延症,这时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言行,变得拖延。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做好,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他们
孩子们都是这样的。
制定时间计划
现在的孩子还没有养成很好的时间观念,完全没有时间观念,这也是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的原因之一。我们必须给孩子们树立时间观念,让他们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孩子们没有时间观念,所以在一些事情上经常会被耽误、迟到,这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当孩子有了时间观念,就能变得整洁,大大提高效率。
家长越早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孩子的学习能力就越强。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系列阅读书“看学校”,教孩子们如何学习时间管理。
这套书共8册,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对应孩子学习中的关键问题,比如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轻松完成作业等。
《谁偷走了我的时间》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不做“小拖延”。
《学校就是这样》这本书可以帮助孩子们轻松理解学校是怎么一回事。
《作业再也难不倒我》告诉孩子,作业其实很简单。
“我不怕考试”告诉孩子,这样做,就能取得好成绩。
一套8册不贵,却能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成为优秀的孩子。
该书通过诙谐幽默、富有想象力的故事,为现实生活增添了恰到好处的童话色彩,把故事讲到孩子们的心坎上。
书中在读故事的同时,还提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教孩子们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
这套从韩国引进的课外读物,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适应学校生活,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想要购买这套书的家长可以点击下方的商品卡片,进店购买!
如何教会孩子计划
相信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似乎都很难让孩子有自己的时间观念,不仅磨磨蹭蹭,效率也很低。即使父母已经为孩子制定了时间安排表,孩子仍然很难养成良好的时间意识。
其实,孩子做事情三分钟是很自然的。父母想给孩子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给孩子制定时间安排表是对的。但是,如果不能直击要害,即使花再多心思,也会做“无用功”。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意识,家长首先要学会墨菲定律。
13岁的女儿很难养成时间观念。洗一件衣服要1个小时,家长很苦恼
小吴有一个13岁的女儿。让小吴苦恼的是,孩子好像是“生”出来的,没有时间概念,不管做什么总是拖拖拉拉。进入初中后更是如此。老师们经常对小吴做出反应。她女儿做事总是慢吞吞的,别人3分钟就能搞定,她却可能要花上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不仅上课经常迟到,做一些事情也总是“来不及”。最后只能匆匆忙忙地完成任务,质量却相应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女儿在家时,自己洗一件衣服有时要花上一个小时。对于女儿的“拖延症”,小吴也很头疼。其实,像小吴女儿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无论做什么,他们都没有明确的时间概念。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熟练运用墨菲定律,帮助孩子走出拖延困境。
什么是墨菲定律?
所谓“墨菲定律”,是指很多事情通常是不可预测的。如果做某事有很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效率最高,那么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这种方法。但即便如此,对于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或意想不到的事情,无论其发生的概率有多小,总会发生。
父母在给孩子制定时间表时容易犯哪些错误
?
1.不尊重孩子的主观想法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制定时间安排时,往往不尊重孩子的主观意愿和想法。相反,他们从成年人的角度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替换到时间表中。然而,孩子的能力和父母的能力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父母在为孩子做计划时,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意愿,优先考虑适合孩子。
2.不允许孩子犯错
对于有“拖延症”的孩子来说,日程安排本身就很难执行,所以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出错。作为父母,我们首先应该允许我们的孩子犯错。如果只是严格要求孩子,甚至不允许孩子犯一些小错误,不仅会高估孩子的能力和决心,还容易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为什么家长制定“时间计划表”,孩子的时间观念却很难养成?
1.计划实施难度大
父母在给孩子制定时间规划时,首先要考虑这个时间表是否符合孩子发展的个性,而孩子的能力与父母之间通常会有很大的悬殊。如果有的家长按照大人的标准来制定课程表的内容,孩子肯定会很为难。因此,家长在给孩子制定时间安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能力,能否匹配安排的内容。
2.时机选择不合理
正如“墨菲定律”所说,凡事都存在“突发状况”的可能。一些家长在制定时间安排时,通常会想:一个小时做作业,半个小时吃饭,时间不就够了吗?但很多时候,做任何事情都可能出现意外,所以家长在制定时间安排时,要给孩子留出“空白”时间。
父母巧用墨菲定律为孩子制定可执行的日程表
1.时间设置灵活
很多家长认为,严格遵守时间安排不难,但任何事情在执行时都可能面临一个问题
一些超出意外情况的事情,更不用说一些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了。而且,孩子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也不是固定的。家长要在孩子的执行能力和预期结果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制定时间表时,家长要注意不要把时间安排得太紧,要学会适当给孩子留出一些“空白”时间,这样即使孩子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时,仍能有足够的时间做出调整,或者给自己一些休息和喘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