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826552124

下载APP

登录

南开会计系主任是谁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2-12-06 08:41:33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81

进入新时代,

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

会计学科、教育与产业

我们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

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计人才的培养与研究

需要什么样的创新?

2021年1月15日,

围绕上述主题的一场运动

“会计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新大楼隆重举行。

会议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财政与部门、

浙江大学财务会计研究院联合主办。

重庆大学刘星教授、南开大学刘志远教授、南京大学陈冬华教授、重庆大学辛清泉教授、东南大学陈志斌教授、中山大学罗党伦教授应邀参加研讨会。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窦俊生教授出席会议。参会人员还包括学校及财政金融系十余名教师,近50名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

浙江大学金融系主任、管理学院系主任陈俊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等学科发展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对会计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国家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大问题的需要,新时代数字技术引领业务变革的客观要求,赋予了新时期会计发展的新内涵,要求学科发展在基础理论与体系方法研究、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探讨和改革创新,要求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政各界人士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会计学科高质量发展。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与系主任陈俊教授

随后,主旨报告分享会正式拉开帷幕。在陈俊教授的主持下,重庆大学刘星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科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报告。

重庆大学刘星教授

刘星教授以“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为背景,探讨了科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从“对新时代科学发展的再思考”入手,抛出“学科发展与我们是什么关系”“学科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大学为什么要重视学科”三大问题。得出学科是人、财、物、信息、制度一体化基础上的目标导向、学科方向、教师素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的综合体现,高校需要从外部压力和内部需求的角度关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他还总结了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强调了科学的学术性和实践性特征,指出在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学科交叉、制度变迁、价值取向冲突等新的环境变化下,科学的发展面临五大新挑战:①确立科学的特色和优势;②技术骨干瓶颈;③技术带头人的短板;④评价体系缺陷;⑤主题格式匹配。

最后,刘星教授分享了他对科学发展的逻辑思考,即既是内生的,也是外生的,并进一步总结了科学发展的三个条件、四个重点和五个关系,以及效应考察的重要性。他勉励大家--“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越是艰难越有希望。静以致远:乐在其中,潜心探索研究;深入浅出,教书育人!”

活动现场

随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特聘副院长窦俊生教授分享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包括学科特色塑造、跨学科交叉融合、特色团队建设、第二课堂培养体系特色、理科学位和专业学位设计等。他强调,一流的管理学院离不开一流的工商管理学科,一流的工商管理学科离不开一流的会计专业。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窦俊生教授

在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陈志斌教授的主持下,南开大学刘志远教授围绕数字时代、

会计的大趋势、管理会计的属性以及MPAcc如何培养会计人才等内容,发表了主题为“MPAcc:培养数字时代的管理会计人才”的主旨报告。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系主任陈志斌教授

南开大学教授刘志远

刘志远教授指出,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对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面临挑战,会计人员面临技术素养和数据获取能力不足、管理素养和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会计发展的总趋势是:职能转型、组织转型、人员转型。未来需要更多掌握数字技术的管理会计人才。

在管理会计的管理属性上,刘志远教授从“管理会计从哪里来”的问题出发,梳理了管理会计的五个阶段,管理会计体系的现状、理论与应用,以及应用指导框架。立足于“管理会计向何处去”的问题,总结了管理会计的管理属性、数字时代的影响、如何融入新时代的管理等。

最后,刘志远教授指出,培养会计人才需要重点培养四种能力:以数据技能为基础,以人文技能为保障,以管理能力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支撑;培育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知识、科技知识体系等三大知识体系。管理是起点,价值是终点,会计分析是链接和优化管理行为与价值创造的纽带。

在重庆大学财务处处长辛清泉教授的主持下,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陈冬华教授作了题为《新文科建设中如何发掘文化对科学发展的价值》的主旨报告。

重庆大学财务处处长辛清泉教授

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主任陈冬华教授

陈冬华教授从新文科出发,梳理了新文科的提出、新文科在中国的发展、新文科在

中国赋予的新含义和新文科建设的关键,指出新文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脱离了新文科的整体进步和创新,新经济学、新管理学、新商学、新治理、新都很难说。

在报告中,陈冬华教授指出了地方人文社会经济学研究面临的两大困境。以及当代中国研究的八座“大山”,包括:西学本身的发展、西学关于中国的发展、如何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发展对当代中国的价值、如何理解西学关于中国的价值、如何理解西学关于中国的价值、如何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发展的发展、如何理解中国现当代学术发展的发展。

此外,陈冬华教授还通过梳理团队近期的研究方向,分享了如何将文化引入会计研究的学术经验,倡导做“认识中国、理解中国、服务中国”的研究。

研讨会最后,与会专家学者和师生一致认为,会计学科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重大外部环境变化的准确洞察和对经济管理内生需求的敏锐反馈。同时,大家呼吁携起手来,积极开展及时深入的研究和广泛开放的研讨,积极应对新形势给会计行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共同迎接新时代赋予会计学科创新的新机遇。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与信息系

编辑/排版: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