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826552124

下载APP

登录

南京会计专硕毕业难吗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2-12-06 08:28:16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60

~

南京大学目前会计硕士比学硕士难度小,但初试考硕士容易,复试人太多,调剂机会不大。第一次试master很难,招到的人很少,但是第二次试的人很少,每一次都有自己的优势。这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会计硕士复试教材与硕士初试教材存在一定重叠。

以下是南京大学会计专业第一次复试基本情况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大概在大三第二学期就决定考研了。我在大三第二学期断断续续地看了一段时间的书。事实上,我读的并不多。暑假里,我没有其他同学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大热天我在学校努力学习。我在家大部分时间每天看不超过3个小时。我也鄙视自己,太懒了。9月开学后,我正式开始看书。没过多久就看完了。因为要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我终于知道时间不够用了。我每天一半的时间在读CPA,一半的时间在读考研书。经历了种种纠结,终于静下心来准备10月下旬的考研。

关于如何准备初试,我也看了很多学姐们的帖子,但还是有些茫然。其实只是参考,看看别人是怎么复习的。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有一个自我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不要指望看了别人的经验就能完全明白。不知所措很正常,所谓心态也很重要。我没有报名上课,但偶尔听一下网课,是同学们给的。很奇怪。淘宝可以买到,几百块钱,比买正版便宜很多,但谨防骗子给百度搜索到处都是视频,我也没有找到好的经验。至于是报班、听网课,还是自己复习,根据自己的情况,别人怎么能不用在你身上呢?我的同学有的考了227,有的没有报230班。我偶尔听在线课程225。

数学

数学也看高中的基础。以前学好就容易多了,复习的时候还能回忆很多。

我用的参考书有:机械师数学卷,机械师精分,北航高分参考

南北航名家详解。

我个人认为我主要侧重于中间两本书,真题在那两本书中经常作为例题讲解。复习之后,我其实做了很多真题。再次复习后,我找到完整的问题,并抓紧时间做它们。在练习时,我应该保证我必须在至少一个小时内完成数学。加快速度更好,但我也要考虑到正确率。读完书后,我不得不留时间研究错题,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遗憾。之前的错题没来得及看,最后发现之前的错题还是不会,感觉自己没有进步。看来这么长时间的复习只是上一关,心里很忐忑。

逻辑

《逻辑接触》首次使用的书籍有:《机械师逻辑卷》《机械师逻辑精密度》《周建武逻辑历年真题分类与精密度》。

我个人认为逻辑的复习在于多做题,直到感觉到为止。形式逻辑要讲究方法。今年考了很多形式逻辑,太难了。非形式逻辑实际上感觉更重要。看了这么多方法,最后做题的时候凭直觉选择了。我不一定知道为什么。当然,我还是要先学会方法。有些直觉是建立在方法的基础上的,所以要多练习。

写作

写作,我真的无话可说。这是我的难点和死亡点。

我用的书:技工写作卷,北航高分指南,各有特色,各有长处,但我呆板,掌握不了精髓。

无论如何,作文还是要练的,大多数人不练就写不好。实证的效度分析不错,多写几篇文章就能掌握。议论文必须练习。有必要找到更多的例子。至于如何示范,就看你了。我终于在考前练习了一下,正好拿到了一篇平时写的文章。这是个幸运的地方。不好的是平时写的时候没有写好,也不怎么修改。总之,我被缠住了。但我庆幸自己能写在考场上,写到最后。

英语

英语考试比我预想的要差得多。我不知道是我的水平有问题还是没打好。不管怎样,这并不好

.

用书:单词、黄宝书、英语二历年真题、阅读80篇文章等。

要征服英语中的单词,我真的没有毅力和耐心去背诵厚厚的单词书。有毅力的学生应该继续背诵。有毅力的孩子可以先背常用词,没有毅力的历年真题词一定要背。如果你熟悉它们,你看到它们就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而且你不必拼写它们。我稀里糊涂地扛着,不知知道多少。至于阅读,我主要研究历年真题,了解各种题型的思路。参考学姐们的经验,英语一的题目有参考价值。我主要做了真题,没有做太多额外的阅读。你如何检讨自己看情况?我在英语方面没有任何经验。

后期一定要做一份完整的试卷,掐时间做,否则考场会很乱。顺序是什么由我决定,但我总是喜欢按顺序做。试卷这样出来是有道理的,就像今年的逻辑特别难。先做了不仅会影响心情,还会占用后面的时间。但也许明年数学会很难。总之,做试卷时带手表、把握时间是关键。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一片森林。目标是尽可能得高分,不一定得满分。建议考前2、3天再做一套卷子,保持手感。

复试是我的痛,不是考得不好,而是备考阶段的心理折磨。论坛上的复试经历少且模糊,准备难度大。即使我完成了考试,我也不知道如何复习。另外,每年的变数都很大,这可能是很难讲经验的原因。我只能谈谈今年的情况。

关于参考书,我买了概论、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也可以参考财务管理概论。我没有系统地翻过这些书,大部分都是本科学习过的。我主要看历年真题,淘宝买的。历年真题包括初试、复试和硕士初试。我花了十多天时间背诵这些。因为答案不完整,我一直在找书。我没看计算题。真题上的计算题太难了。许多答案是错误的。我也在网上找他们

不,很纠结,所以我就放弃了。其实,今年的计算题并不多。大人来不及看真题,我们可以早读,不要因为来不及,不知看什么而遭受非人的折磨。为面试准备了英文自我介绍,常见的英语问题,还有的来不及准备。

复试面试

4月24日下午采访。我当时很紧张。先审核资料,然后到指定地点面试。大家在外面等着,按顺序一个一个进去。据说我以前是坐着的,今年不知道为什么要站着。幸好有平台,我可以用小动作来掩护。进去后,先画题目,然后我开始用英语自我介绍。英语大题,老师讲了好几遍,后来,我拆分成一个词,一个一个地讲。我甚至猜到了她说了什么,但也没怎么回答。(后来我没有全部用中文回答。)有人问我会计信息的质量。我知道汉语是什么,但我真的不知道用英语怎么说。至于问什么问题,我应该说我问会计的一切。接下来是中文专业的问题,我被问到还有多少东西,只回答了一半,反正老师想问你会不会。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就说你不知道。老师偶尔会提示你。有人问我如何处理借贷成本,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使用实质而不是形式。根据我的回答,我用文字问了一些具体的问题。不管怎样,我想测试一下你理解到什么程度。最后是时政。今年碰上两会,大多是两会的问题。有人问我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撤销了哪些部门,还有人问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审计署署长等等。

复试笔试

4月25日上午笔试觉得今年考得比较简单,因为考的大多是会计基础,背概念就能答。甚至实践是一个会计问题,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和报表的编制。我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反正今年的题目不难。我个人认为,每年的侧重点可能都不一样。也许我以后会专注于财务管理。反正准备好了。我看到考试的具体题目240+那篇经验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