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2019中级考生!有中级会计证书的,可以免考三科……
今年1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这是一个非常重磅的文件。可一年多次进行职称测试,实现职称评审结果与会计人员聘用、考核、学乐等聘用制度的衔接。恭喜获得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职称!
未来少考一门,多拿一张证书,就能成为不拼学历的高端会计师!
链接:
提取代码:d5jn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会计政策、会计税务实务、考证信息,可以搜索100多万会计人员正在关注的微信号-会计100(ID:kuaiji100),获取最有价值的行业信息!
1
完善新会计职称制度
完善评价标准,增设会计证!
一、完善评价体系:确定4个会计职称证书,增设1个全日制高级会计职称证书。
第一个主要内容,完善制度,明确两点:
1.新增会计职称证书:正高级。完善职称制度;
2.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称与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
(1)以后有什么证件才能做什么工作?
文件中提到,要推进会计职称评审与使用相结合,要求用人单位根据职称评审结果合理使用会计人员。
用人单位应当结合用人需求,根据职称评审结果合理使用会计人员,实现职称评审结果与会计人员聘用、考核、学乐等用人制度的衔接。
全面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一般应在岗位结构比例内组织或推荐符合条件的会计人员参加职称评审,并将具有相应职称的会计人员聘用到相应会计岗位。
(二)各级会计人员职称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相对应
文件指出:积极先进相应专业技术
岗位一至四级,副高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中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初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三级。
初级-助理会计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等级11-13
中级-会计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等级8-10级
副高级-高级会计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5-7级
正高级-正高级会计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等级1-4级
2
一年以上初试将确定
前段时间,《关于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将增加初级申报人数。当时,这一消息瞬间在考官圈掀起了一股浪潮。虽然一直没有正式的文件通知,但这次可能定了!
昨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根据报名人数增长趋势等因素,逐步下放初试日期、频次等管理权限,探索常态化考试一年以上。
从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议获悉:
20数万名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报名人员;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报名人数为1万人;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消后,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人数快速增长,报名人数猛增至1万人,较上年有所增加。
这个申请数据真是太惊人了!
而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人数预计将超过500万。
虽然每年申请者很多,但全国通过率只有25左右。
因此,每年增加初级考试的次数是不可避免的。
3
相同相近主体互认互免、
少考一次,多拿一张证书!
注意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职业资格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相同或相近,学生不必多次考试,减轻考试负担。
例子:
中级会计师考试
试讲科目:中级会计实务、中级经济法、中级财务管理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审计、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中级会计师的会计科目与注册会计师的会计科目可以互认互免,即可以参加一次考试。
根据财政部意见,中级会计职称三个科目考试合格后,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学》三个科目有望免考。那么,将来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你只需要准备税法、审计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新的政策方向刚刚出台,具体政策尚未出台,具体情况可参考当年申请政策)。
如果上述政策得以实现,对于中级和笔记类考生来说,将是一大喜讯!
4
放宽学历、年限要求
越老告别越受欢迎
指导意见指出,向优秀会计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会计人员倾斜。对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会计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更注重能力和实际贡献,即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扎实技能才是正道。
优秀会计人员在评职称时还可放宽学历、资历、年限等条件。
例:大专学历,高级评估
目前需要满足:取得会计职称后,必须从事会计职称相关工作满10年才能合格。
政策变化后:作出重大贡献或边远地区的会计人员,取得会计职称后,从事会计职称相关工作满8年(根据具体情况,建立不同机制的绿色通道)
如能放宽学历、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那么被年限困扰的考生们或许就不再烦恼了。
5
必须重视会计继续教育
不出意外,《指导意见》中再次强调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实现会计人员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的重要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障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
按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财会(2018)10号)有关要求,创新和丰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促进会计人员更新知识、拓展技能。
由此可见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持有会计证的人必须参加继续教育。有些地区甚至中级会计师注册时,直接要求有继续教育证书。这说明,虽然取消了会计证,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可能会更加凸显!今年1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这是一个非常重磅的文件。可一年多次进行职称测试,实现职称评审结果与会计人员聘用、考核、学乐等聘用制度的衔接。恭喜获得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职称!
未来少考一门,多拿一张证书,就能成为不拼学历的高端会计师!
链接:
提取代码:d5jn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会计政策、会计税务实务、考证信息,可以搜索100多万会计人员正在关注的微信号-会计100(ID:kuaiji100),获取最有价值的行业信息!
1
完善新会计职称制度
完善评价标准,增设会计证!
一、完善评价体系:确定4个会计职称证书,增设1个全日制高级会计职称证书。
第一个主要内容,完善制度,明确两点:
1.新增会计职称证书:正高级。完善职称制度;
2.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称与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
(1)以后有什么证件才能做什么工作?
文件中提到,要推进会计职称评审与使用相结合,要求用人单位按职称评审
合理使用会计人员。
用人单位应当结合用人需求,根据职称评审结果合理使用会计人员,实现职称评审结果与会计人员聘用、考核、学乐等用人制度的衔接。
全面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一般应在岗位结构比例内组织或推荐符合条件的会计人员参加职称评审,并将具有相应职称的会计人员聘用到相应会计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