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826552124

下载APP

登录

会计证的知识点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2-12-05 08:50:23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127

零基础想学好会计基础,有的考生一想到就觉得可怕。其实,会计基础知识真的没那么难。以下会计基础必须知道的知识点,赶紧收集起来吧!

1.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

2.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3.会计的四个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假设:是会计所处的时空环境的基本规定。它既是组织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因此,我国也称之为会计的基本前提。

4.记账本位币:指用于记录企业所有经济往来的货币

5.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有四个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收入支出和资本支出的划分。

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在确认各期收入和费用时,应以权利和责任的实际发生为标准。

历史成本原则:企业的一切财产和材料,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如有重大变化,除特别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6.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7.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按为指标提供的详细程度分类:一般分类账户和详细分类账户

总账账户又称总账账户或一级账户。明细分类账账户又称明细账户、明细账户或三级账户

8.债信记账法:又称借贷复式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采用有借贷必有借贷、借贷必等额的借贷规则,在两个以上金额相等的账户中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记录经济业务。

9.预提费用:用于计算企业按规定预提并计入成本费用但未实际支付的项目

成本

10.固定资产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因使用或自然力量造成的损失而转移的价值。

预提费用与预提费用的区别:先支付后受益的费用作为预提费用处理,先支付后受益的费用作为预提费用处理。

11.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凭证,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

12.会计凭证按其填写程序和用途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填写或取得的,用于证明经济业务的实施和完成,在记账的原始基础上作为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

原始凭证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是指单位内部办理经济业务的部门或人员在办理经济业务时填写的凭证。

涉外原始凭证,是指企业与其他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从国外单位取得的凭证

会计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的原始凭证或汇总的原始凭证,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并根据确定的会计分录和编制的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会计凭证与原始凭证均为记账凭证,两者的区别如下:

a.原始凭证由经办人员填写;会计凭证由会计填写。

B、按原始凭证已发生或完成;记账凭证应当按照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的要求,对已经发生或者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整理。

c.原始凭证是记账凭证填写的依据;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d.原始凭证只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记账凭证应当按照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的要求,对已经发生或者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整理。

13.记账凭证分类:(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a.收款凭证:指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托收业务的凭证。按现金和银行存款托收业务原始凭证填写,分为现金托收凭证和银行存款托收凭证。

b.支付凭证:是指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支付业务的凭证,按照现金和银行存款支付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写,分为现金支付凭证和银行存款支付凭证两种。

c.转账凭证:指用于记录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支的转账业务的凭证,根据与转账业务有关的原始凭证填写。

14.会计账簿的种类:

a.按用途可分为序时账、分类账和备忘簿。

根据记载的不同,序时账户可分为一般日记账和专用日记账(我国企事业单位设立的专用日记账主要有现金日记账和存款日记账两种)。

分类账可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B.账簿按外观形式分为账簿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

15.明细账按格式可分为三栏明细账、数量金额明细账和多栏明细账。

16.平行登记:经济交易发生后,应在总账和明细账中进行等额登记。

平行登记原则包括:

a.基础相同: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同一业务。虽然入账依据可以是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或账户汇总表,但它们所依据的原始凭证应相同。

B、同期:一般明细账应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登记,总账可在平时登记,也可在期末登记,但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应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完成。

同向:一般对同一业务,如果登记在总分类账借方,则

也应登记到明细账贷方,但登记多栏成本费用明细账时除外。

d.等额余额:一般情况下,平行登记的结果必然使总账贷方余额等于明细账贷方余额总额,总账借方余额等于明细账借方余额总额,但登记多栏成本费用明细账时除外。

17.财产和材料盘存制度:

1.实物盘存制:又称“存销存”或“存销存”,是指在会计期末对财产、物资进行现场盘点,确定资产余额和消耗的方法。

2.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将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逐日登记,随时结清财产、物资期末余额的一种方法。

实物盘存制与永续盘存制的比较:实物盘存制的特点是平时只记录增加额,不记录减少额。期末用后向压缩法计算当期减少额。因此,实物库存系统的最大优点是计算简单。但实物库存系统下的简单计算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弊端,即实物库存系统采用倒挤法计算当期消费,很可能将非正常消费挤压到正常消费中。实物库存系统一般适用于种类繁多、价值较低的产品,尤其是那些自然损耗较大的鲜活商品。永续盘存制度的特点是随时及时记录财产和材料的增减和期末余额。因此,永续盘存制度最大的优点是加强了对财产物资的监督管理,弥补了实物盘存制度的不足。对财产物资的监督管理,不仅是及时处理物资短缺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处理积压的物资,避免更多的浪费。永续盘存制的缺点是工作量大,特别是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永续盘存制主要适用于价值较大、需要加强管理监督的产品。

18.未结账款:指一方已登记的事实

已入账但另一方未入账的项目。未清账款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凭证交付时间不一致。一方已领券入账,另一方未领券,故未来得及入账。

原则:

1.银行已收到款项并登记入账,企业和单位未收到收款凭证,故未入账。

2.银行已支付款项并登记入账,而企业和单位未收到付款凭证,故未入账。

3.企业、单位收到款项并登记入账,银行未收到收款凭证,故未入账。

4.企业、单位已支付款项并登记入账,但银行未收到支付凭证,故未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