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民大附中招10个班300人(附招生简章)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是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由云南民族大学与呈贡区政府合作创办的混合所有制民办完全中学。学校招生20人,现有初高中班87个,在校生3136人,教职工313人。学校占地105亩,建筑面积84353平方米。学校位于昆明市五华区121街云南民族大学莲花校区。是同学们醉美力学、砥砺奋进的理想圣地。
四年来,学校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办学规模从小到大,质量从弱到强,赢得了“口碑”和“金杯”的双重效应。
01
亲切关怀助推发展
自办学以来,教育部各级领导、国家民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民委、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市呈贡区委区政府先后到民大附中视察工作,从办学政策、内部管理、办学投入等方面全力支持民大附中发展,让学校走上办学发展快车道。
02
文化引领积淀遗产
云南民大附中紧紧围绕“品德好、品行正、品位高”的办学目标,确定了“荷花素质教育”的办学定位。全校教师认真践行“做有生命温度的教育,为学生品质生活奠基”的办学理念,全力培养“善良、诚实、正直、自强、勤奋、责任、包容、优雅”的关键品质。
民大附中恪守“教育质量源于教育本质”的教育规律,坚持“离人更近,离功利更远”的教育信念,让师生在质量文化氛围中自觉融入学校发展
洪流,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形成“以学生成长为本、以教师提升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学校核心价值观。
03
专家团队肩负使命
民大附中走精品教育之路,全面实施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名师、名牌、名校战略。目前,学校拥有特级教师2人,中级以上职称教师92人,省级骨干教师14人,市(县)级骨干教师75人,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云南民大附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成长的使命。从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自主、专业成就五个维度,将教师分为新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名师、专家教师五个层次。依托岗前培训、校本培训、网络培训、自我培训、荷花讲堂、外出培训学习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发展潜质和创新能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04
立德树人精细化管理
民大附中致力于建设尊重生命、尊重人格、奋发向上、敢为人先、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家校。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校长办公会、党委会、职代会、学术委员会民主决策、民主保障的“四马拉大车”管理机构,坚持“制度第一,校长第二”,完善职能部门、年级组、教研组三线并行的管理体制。
学校以务实创新的精细化管理推动内涵发展,以良好习惯养成为突破口抓德育,以无缝隙管理保障安全工作,以教学环节精细化落实提升教学质量,以“三风”养成为基础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健康第一、艺术教育进课堂的理念引领体卫艺工作,以社团活动开放
以展促校本课程培育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软实力。
05
小班化教育彰显品质
民大附中实行精英教育小班化,每班36人,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都围绕学生个体展开。通过讨论式、启发式、沉浸式等方式,聚焦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的能力素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细致的专题辅导,为学生量身定制独特的专属教育。
经过三年行动研究,探索出以“班主任制”为基础的学生成长导师制、以“教学规律”为核心的多种教学策略、以“成长档案袋”为核心的多元评价体系,确保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质量。
06
多样课程助力成长
民大附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着力打造精品课程,对国家课程进行了再开发,分解学科内容,重构课程体系,夯实知识基础,拓宽学生学科视野。开发了德育活动课、体艺特长课、学科拓展课、实践创新课等四大类50余门校本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充分施展自己的兴趣特长。
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校园主题活动,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搭建了广阔舞台。四年来,在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指导下,附中学生在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学科竞赛和国际英语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各类全国性比赛中连年摘金夺银,在城市艺术节目比赛中成绩显著。
07
民族教育的培养特色
民大附中以立足边疆、服务边疆、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为己任,大力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校依托云南民族大学资源优势,对内深化民族文化传承,培养少数民族人才,
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教育帮扶。20个案例,学校连续开办“云南民族班”“昆明阿诗玛班”“昆明高中民族班”,对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实行混班、小班教学,实行免费教育,培养少数民族精英人才。
学校把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优良传统作为培养学生文化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制定“民族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开设民族特色课程,建设“阿诗玛”文化传承中心,开展民族特色教育活动,大力普及民族文化知识,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补助,真正践行“有生活温度的教育”。
08
发挥优势担当作为
民大附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学校是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基地校、云南省“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计划基地校、云南省科教管理干部业务培训基地校、云南省委组织部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基地校。通过校内实训、挂职学习等方式,为全省各地培养了一大批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
学校与昭通市彝良县、红河州元阳县、丽江市玉龙县签订教育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教育帮扶工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09
国际教育扬帆起航
民大附中坚持开放办学,以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办学理念,顺应国际化教育趋势和多样化教育需求,以教育合作拓展办学空间,以国际学校提升办学层次,以校际交流搭建成长平台。先后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的优质中学达成合作意向并实现师生互访。2018年开设PGA高中国际课程、IPP国际高中预科等国际课程。
10
风雨中求进步
风雨一路歌。民大附中
从无到有,办学规模由小到大,办学实力由弱变强。素质教育的莲花之花,在人民的眷恋中傲然绽放。
以科学理念引领发展,以先进机制助推发展,以优质课程特色发展,以质量评价创新发展,以科学管理内涵发展,以优质师资保障发展,以一流成果促进发展。民大附中将在彩云之南迅速崛起,成为云南中学教育的窗口和示范学校、名牌大学的生源基地、国家栋梁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