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826552124

下载APP

登录

会计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2-11-29 10:06:58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59

浅谈“经验性”的培养对《经济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几点思考

2020年7月至8月,由全国会计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年“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班”圆满结业。本次培训吸引了来自全国164所高校的240名教师参加。

在参训教师完成培训班规定的学习项目,并按规定形式提交作业后,三位教学专家精心挑选了部分优秀的培训报告,小智将陆续与大家分享。入选优秀作业的参训教师,将获得《商业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培训课程》的永久观看权,以示鼓励。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山东财经大学王选老师提交的培训报告。

教师简介

王璇摄

王璇2008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今在山东财经大学任教、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南开管理评论》《科技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专著多部,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主要课程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科)、(本科)、会计职业道德(研究生)。

作业共享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综述

山东财经大学王璇

2020年7月、8月参加了由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班。培训内容安排合理。三个模块(企业伦理、会计职业道德、伦理道德与道德风险管理)涵盖了企业伦理的基本理论、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以及伦理道德风险综合管理体系的完整内容,完全符合MPAcc教育的实践导向

教学很有帮助。培训教材充足,内容详实。三位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受益匪浅,给了我很多启发。

一、关于教材编写

目前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教材较多,编写水平良莠不齐。许多教材中空洞的讲授较多,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贴近实际的案例介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该培训班所用教材水平较高,方法与流行、受欢迎的西方教材非常相似。其中一个突出特点是,以“理论思想-基础理论-基本原则-概念框架-规则运用-治理方法”为主线,构建了从抽象到具体、从概念到实践、从原则到规则的完整理论分析体系。这种理论分析方法为研究生今后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学术训练。

教材中引入了大量典型案例。每节开始都以案例引发学生思考,重要概念和理论分析配以适当案例。这样既帮助学生掌握了理论,又使教材生动活泼,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难点是教材的落实。好的教材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指南,可恶的教材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商业伦理和会计职业道德领域,这本教材可以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总之,教材一定要换位思考,多考虑读者的感受,而不是把知识点临时抱佛脚地塞给读者。

二是亮点问题“数据伦理困境”有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的第三章数字时代的商业理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和迫切的问题。数字时代提出了新的商业伦理问题。两大核心主题是数据伦理和人工智能伦理。与我们专业相关的主要是数据伦理。数据伦理问题表现为数据非法收集、数据滥用、数据安全、数据霸权、数据算法和算法歧视

现在看,其本质是对隐私权、数据权、人的自由和社会正义的侵犯。

举一个算法歧视的例子,比如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人用同一个软件给房间定不同的价格,大数据“杀熟”现象屡见不鲜。经常通过该软件预订房间的人比使用该软件的新来者获得更高的房间价格。数据时代伦理困境的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就此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和深入交流,对调动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

第三,引导学生关注“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这一重要问题。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这一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问题主要来自利益冲突与利益诱惑、服务委托与资产托管、服务收费与二次意见、违反地方性法规等七大类。这些问题会形成利己、自评、过度推荐、密切接触、外压等五种不良影响中的一种或多种,最终违背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四、对教学安排的思考

我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了36课时的会计职业道德。本次培训班三个模块十一个章节的内容全面涵盖了会计职业道德所涉及的理论原理和基本原则,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资料。我计划将课堂讲课全部呈现给研究生,在30个课时内讲授三个模块十一个章节,每个模块八到十个课时,每个章节两到三个课时,四个课时用于研究生作业报告,两个课时用于复习。

其中,对商业伦理基础理论、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会计职业道德概念框架、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伦理道德与道德风险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占课时比例较高。对于企业伦理的主要现实问题、数字时代的企业伦理、会计职业道德基本理论、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规则

数字时代会计职业道德的五大难点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讨论。数字时代的商业伦理和会计职业道德,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灵活调整,安排学生选择学业。参加考试(约40%)、案例讨论和平时作业汇报(约60%)。

5.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和实践研究能力提高的思考。

会计硕士的培养更加注重实践导向,即研究生能够运用经济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分析和解决现实情境中面临的职业道德困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对此,我打算从三个方面进行培育:1。从制度伦理、企业伦理、个人伦理三个研究方向,总结企业伦理和会计职业道德相关课题,组织研究生查阅相关课题文献,重点阅读案例研究论文。2.为学生提供三位老师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培训教学过程中推荐的文献,供学生阅读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案例研究论文的逻辑结果、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3.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培养过程提供的丰富案例材料,培养研究生自行收集相关案例的详细信息,用理论分析案例,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最后,有两点建议。第一,本课程教材实用性很强,但教材中有些案例不够及时,案例分析不够深入,没有展现案例分析的过程。建议为学员提供优秀案例库和论文库。特别是讲师发表的论文、优秀研究生论文或任课教师认为的优秀文献可作为本培训课程的附件提供,可将课程学习与学生案例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二是学员对授课老师非常敬佩,希望学习案例论文的撰写方法。建议教师们可以分享他们的论文写作经验,或者在其中一篇论文上分享他们的经验

本文将教你写作过程。

非常感谢本次培训的主办方、协办方和培训老师。我受益匪浅!

本书作者是MPAcc商业伦理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大纲的起草人。为了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伦理敏感性和职业道德决策能力,改变以往教材和教学中学生只注重简单抽象的伦理说教,导致学生进入职业场景难以适应道德困境的现状,本书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