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826552124

下载APP

登录

中央财经会计考研帮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2-11-26 09:08:35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115

当时,这个答案也是一气呵成,邀请当时高分的20名大四学生,撰写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复习心得体会帖。话不多说,直接看文章:

20年制会计(全日制)计划招生38人,最终录取106人;

21年制会计(全日制)计划招生39人,最终录取44人;

大湾区会计(全日制)计划招生35人,最终录取127人。

1.分数线

首先,看一下分数线。会计统一评卷的分值从206分下降到199分,下降了7分,更多的是由于不完全的影响,因为他们对试卷难度的提升更加敏感。但审核分数线下降了1分,录取人数保持不变,所以这种波动应该是20年理综难度略有上升。

总之,审核至少得235分才能进入复试。当然,对于全日制会计来说,199分只是名义上的分数线。我们将结合复试情况分析他的实际复试分数线。

2.复试

会计(全日制)

可见,该部门的复试线只是进入复试的一道坎。真要上岸,基本上要超过复试线30分以上(21年更恐怖),所以大家都盯着复试线,至少必须是最低分。

由于大湾区是第一年招生,考虑因素很多,基本上越线就可以上岸。当然,未来几年的竞争势必会增加。

按照会计总成绩计算,复试占比较大(近两年网上复试比例较小),复试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往年复试成绩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基本都在20分左右,然后把总分加权,差距还不止这些,所以复试的要求会很高。

审计:

近年来,审核初试最低分与初试线基本持平,但并不意味着进入复试就能稳稳上岸。

摆在那里的是差额比例,复试无论如何都要淘汰大量的人;二是复试成绩是最低分逆袭上岸的关键。

尽管如此,可以看出,审计的最低分复试似乎并没有全日制会计那么出彩,因为它们承担着初试过不了分数线的很大一部分风险,同时,复试被低分反攻的概率更小。

3.近年复试情况

在对比了19年和20年的录取情况后,我们再来看看近几年的复试录取情况。

本部门会计(全职)

近两年,会计专业的淘汰率更是可怕。19年淘汰率高达86,20年淘汰率近70(仍在扩招情况下)。回到21年,淘汰率更高。

虽然20年复试线是199分,但上岸的基本考生都是230+的考生,大部分在230分以下;当然,也不排除很多被刷到230、240+的同学,也可以看出复试对总成绩的影响很大。

所以,当你踩线进入复试时,也是大概率的分子,被无情刷掉。

审计

近两年淘汰率也近50。即使进入复试,也不能掉以轻心;虽然20年复试线是233分,但基本被淘汰的都是踩线进入复试的学生。只有当他们超过复试线20分以上时才更稳定。当然,也不排除因为复试准备不充分,250+也被刷的例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会计人员全职进入复试容易,复试中更容易被刷;

初试250+,复试太差的大有人在;

初试差,二试反扑的概率也存在;

因此,要权衡初试和复试的利弊,做出最佳选择和方案。

三、初试体验:

1.数学:陈剑《高分指南》+《历年名家真题详解》

数学是高中的内容,盲点不多。整体来看,不一定要看网课。“高分指南”各章节从基础抓起

在文章的开头,一步一步的总结非常全面。建议刷两三遍,第一遍夯实基础,第二遍串联总结,第三遍只看自己的错题。如果你把这本书里的练习都熟记于心,那么你就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可以开始刷真题了,建议刷两三遍真题。

最后一个月可以留出时间进行模拟和复习,但卡片时间、策略性放弃难题等实战练习要贯穿你的整个复习过程并形成习惯,因为你的考试状态会在那时潜意识里。

2.逻辑:王成《逻辑卷》+《历年名家真题详解》

一开始参考赵新泉的“逻辑精度”,日夜刷了一个月左右。最后,我翻了增强版书中的论证逻辑。无论如何,我不能恰当地把他总结的问题的分类应用到问题上。个人认为,他的问题划分得太细,是知识型学习而不是能力型学习。问题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总是一样,我也不认为他的分类是所谓的“宗族”,而是始终注重细节,逐字逐句扣好。我不认为这是管理类联考的初衷。

后来转到王成的班上,也许是辛泉的基础,学得很顺利。王成的形式逻辑比辛泉的要简单。王成的论证逻辑简直是宝藏,俗称意识流,大大提高了我做题的速度。我懒得迅速选择,一直认为这是投机取巧。但是,王成说服了我,逻辑题目的文字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多余的信息。读它们不仅消耗了精力,而且干扰了做题的思路。管理联考是考察你吸收信息的能力。

他的观点更集中在写作上。至于他的分析推理就更简单了,只是反复琢磨十几个例子,这样你就能很快解决问题。

但王成的逻辑学传授的是一种思维方式,需要长时间不断练习才能形成一种思维习惯,这对学习他的写作也大有裨益。

三分之二

刷完逻辑卷后,我开始刷历年著名真题详解,把2009年到18年的几百道考题横向纵向串联起来,分门别类归纳,对真题的考察思路了如指掌。

总之,我建议把重点放在数学和逻辑上,增加次数而不是问题的数量。

3.写作:“写作卷”+“历年名家真题详解”

如果进度允许,跟着王成的节奏走。最好在国庆节前后完成写作卷,尽快进入真题阶段。最好是和研友互相纠正,修改后纠正,再修改。每年至少完成作文,对重要话题深入挖掘、反复琢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建议关注“今日话题”微信公众号。基本上每天都有一篇复习文章,每天读一篇,快速吸收要点,制作思维导图。当然,记住不要把你的思维导图做得太复杂,比如你可以把自己限制在不超过50个单词和60个单词。

4.英语:《情有话说》+张健黄皮书+王江涛作文

“爱有言”课程冗长。如果没有启动,不建议阅读。他的词汇分为高频、中频、低频,从简单到复杂,总体不错。我也有同学们用过的“不背单词”之类的APP,推荐给大家。

如果有英语真题,建议先刷英语真题,逐字逐句翻译背诵;再刷一遍英语2,你会觉得简单多了。

王江涛的作文也要尽快开始。背下来后,他要默写,并与原文对照。最后,他应该做到每一种类型的学科都有相应的范文在脑海中。

总之,我们整个复习过程如果从7月份开始,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7月份到国庆节是基础阶段,10月份到11月中旬是真题阶段,最后一个多月除了模拟之外就是复习真题。

当然,管理方面的知识点很少,你会发现到后期,疯狂学习三个月后,你不得不放慢脚步,因为没什么可学的

都结束了。因此,着眼于整个考研,前期适当准备一些复试内容是必要的,特别是跨考考生。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将谈谈复试的经验。我可以关注并持续关注更新~

让大家等了很久,中央财务会计审计考研复习-复试篇终于出来了!往下看,嗯

1.复试比例及考试形式

往年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