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826552124

下载APP

登录

应城有学会计的地方么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2-11-11 09:03:20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77

95届应城一中校友李碧波:梦想飞翔的地方

第九十五届会议

应城一中95届校友李碧波

中建(深圳)绿色建筑投资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高中就读于小县城的“最高学府”应城一中。上世纪90年代的艰难岁月,在城里读书并不容易。记得入校第一天,一名学生家长竟然开着牛车,带着可怜的行李来学校报到,被堵在校门口,引发围观。沧桑中憨厚的农民父亲衣衫褴褛,满脸愧疚和歉意。多年后看到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他会想起这一幕。“哀我父母,生我一世”,贫苦的农民父亲为了像老黄牛一样省下几毛钱的汽车票、艰辛和负担,忍受着许多深重的苦难和忧伤,把农家子弟送到外面的世界。

哀悼的父母

生下我

老一中校园安静整洁,我们的教室是刚建好的新教学楼,明亮宽敞。比小镇初中的校园好多了。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小城镇中学的尖子生,高中学业承载着贫困农民的全部希望。在家乡看来,能上地区高中或市一中,基本相当于一只脚跨出了农门,因为我前面上这些学校的孩子大多都出去了。老师学识渊博,学生初中一度最优秀。所谓小池塘里的大鱼,都是志得意满,掌管天下的感觉,背负着家庭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期待。当我刚进学校的时候,我学习很努力。偶尔也有几个无聊的学生,想找人聊聊天,逗逗玩,但没人照顾。昏暗的烛光下,清纯稚嫩的面容,执着专注的神情,是高中时期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师们所说的,所谓穿皮鞋还是草鞋,都是这些年决定的。

班主任谢庆年现任一中副校长

时间长了,就有了放松。一次考试后,全班同学集体谢绝。恨铁不成钢的武大高材生谢庆年班主任,在月底回家的两天假期里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帮家里做两天农活体验一下

经过多年的艰苦生活,我体会到了他最初的深意和智慧。毕竟,最优秀的人都进来了,竞争很激烈。一二年级物理往往是按照A级给的(我们用的是必修教材,还有比较难的B级和A级),特别难学。班上经常有少数人及格,这对学生是个不小的打击。英语也是。小镇初中的方言英语发音成了笑柄,纠正起来要花很多时间。毕竟,所有最好的都进来了,竞争很激烈。好几次,目睹月光下勤奋学习、被动劳动的同学们在操场一角呜咽,内心苦不堪言。昏暗的烛光下,清纯稚嫩的面容,执着专注的神情,是高中时期刻骨铭心的记忆。

谢庆年的课堂剪影

谢老师教我们数学,武汉大学数学系的基本功清晰细致,通俗易懂。他那时也毕业不久。“二十四五”第一次当班主任的他,深感责任重大。每天早上5点起床铃声一响,我们就守在宿舍门口督促大家早上起床学习,晚上也总是在教室里转悠,守护大家到晚上9点半。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平时学生考试不及格时,谢老师用心良苦、焦急、愤怒、愁眉不展的样子。高中毕业第一年的春节,同学们聚集在一中,在蓝庭摆了四桌给班主任谢老师拜年,都喝得酩酊大醉。

应城市第一中学

物理特级教师

胡建成摄

老师中有物理名师胡建成“胡特”,当时县里唯一的特级教师高德勋,白发苍苍,学识渊博,操着中国口音。他的讲课态度严肃认真,文风幽默风趣。于是乎,我这个上课容易偷运闲书、不爱听课的学生,也在物理课上进贡,正襟危坐,眯着眼。

韩瑞峰,全国优秀地理教师,现任一中校长

还有地理老师韩瑞峰、化学老师刘庆生、物理老师王大元等,他们都认真耐心地教我们,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美丽。那个时代的教师贫穷、勤奋、正直、无私

,用心良苦,支教,坚守在小镇的讲堂上,把自己的一批批学生送向理想的道路,抵达更广阔的天地。离开校园后,我常常回忆起一中的岁月,想起这些就感慨万千。

生活节奏虽然紧张,但也自得其乐。我很震惊,宿舍里有个小男孩不会穿衣服,扣子总是拉上拉下。早操很早,5;30起床,6点开始晨练,之后进行晨间学习。一天早操后,大家睡眼惺忪地回到教室自习。许多学生记得操场旁边有一个蓝色的小池塘。扑通一声,有人掉进池塘里。大家顿时兴奋起来,赶紧去看,却不见踪迹。自习结束回到宿舍,发现不会穿衣的小男生在宿舍洗澡换衣服。每个人都会微笑着把他们引向一个笑话。白天好好学习,回到宿舍熄灯前的时光,可以说说说,就是我们所说的睡觉说话。时政新闻、小镇轶事、校园趣事,包括学习心得、疑难观点的交流,常常面红耳赤。然而,睡谈总是以宏大的理想开始,以少男少女之间暧昧的戏弄结束。睡谈常常在巡查宿舍的班主任严厉催促下停止。毕竟,新的一天,我们还要继续繁重的学业。

应城一中老校区操场

我最想念老一中的操场。高中时,繁重的学业导致我身体不好,经常失眠,医生说有神经衰弱。当时,家里没钱治这种需要调养的慢性病。有感于难以面对繁重的学业,我终于下定决心跑步锻炼身体。每晚自习后,沿着250米跑道跑12圈,共计3000米。我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半个月后,我的精神明显好转。几年下来,我的身体变得强壮了很多,这为我后来的身体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增强了我的毅力,这对我的学业坚持非常有益。

1995年7月,我们所谓的黑色七月,终于迎来了高考。十年磨一剑,也是跳农门的紧要关头,千军万马一起挤独木桥。考试前一天晚上,考生全部居住在迎城滨

博物馆,集中管理,老师和家长如临大敌,生怕形成外生枝,酿成什么意外。应聘者大多是第一次入住酒店,多少有些好奇和新鲜。同时,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期待着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总是有意外。有几个学生因为压力大、过度紧张而病倒,不得不带病参加高考。最严重的一个做了静脉注射检查。7月24日,考试成绩出来了,拿到分数就知道自己上线了,父母家人都很高兴。那一刻,有一种突出重围的快感,有的亲手把握了命运的庄严。

应城一中南门

尽管高考制度在今天被诟病无数次,它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却是我们目前能找到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对弱势农村儿童尤为重要,几乎是华山一条路。通过高考,许多农家子弟可以进入大学深造,走出农村,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实现理想,“去故乡,去远方”。

下班后,父母在城里的家离老一中很近。回家探亲时,他们总是晚上一个人去校园逛逛,走在流过汗水的操场上,静静地回忆自己的高中时代。逝者如斯,日夜不眠,20多年过去了。当年,他们为理想和现实而奋斗;为了我自己和我的家人,我的梦想从这里开始飞翔。

温柔的月光下,我总会想起心爱的席慕蓉的暮光片段:

回首往事,啊

灰横翠微

这半生的酸甜苦辣

在暮色中化作甜蜜的泪水

2019年7月7日李碧波

作者介绍

李碧波,应城郎君人,1976年出生。

1995年毕业于应城一中高三(5)班。

1995年在北方交通大学财务会计专业学习。

毕业后,他进入中建二局深圳一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