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日夜悲喜,只为一证弯腰”,这句话说的是大多数会计人。执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由简入难,一步步攻克专业证书是大多数会计人的职业道路。在各种会计证中,每种证的难度系数如何,会计人员应该选择哪种证来攻克?
我们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国内会计证书的三个代表:入门证书、初级会计职称、标准证书、中级会计职称和高证注册会计师,供大家参考。
整体来看,如果初级会计职称难度系数为1,中级职称在2左右,注册会计师在5左右。
1
申请条件
就申报条件而言,初级职称申报条件最低,大学生均可申报;注册会计师稍高,大专毕业即可参考;中级会计师职称最高,不仅要有大专以上学历,还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
2
历年申请人通过率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
注: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统计口径为考试通过率。
就历年通过率来看,注册会计师通过率最低,中级会计职称略高,初级会计职称通过率最高。
3
考试时间考试科目
对于三门考试,需要在成绩有效期内至少一年通过两门科目。
4
评估方法难度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
注:考核难度综合试题和题型深度得出。(不同题型对知识点的掌握要求不同,客观题要求考生对知识点的认知、辨析和运用,主观题要求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就考试难度而言,三次考试的难度差别很大。初级会计职称简单,中级会计职称中等,注册会计师极高。以三门考试都考会计科目为例,了解初级职称评审知识
知识点少、考查浅,注册会计师知识点最多、考查最深。
在全面了解证书的难度对比后,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自己的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证书需要满足以下特点:契合职业方向,符合备考。
1
根据你的职业方向选择
初级会计职称:
具有初级职称的持证人就业方向以企事业单位为主,岗位较低,包括出纳、会计等。就专业能力而言,初级职称持有者可胜任出纳、会计等各类子岗位。
中级会计职称:
中级职称持证人就业方向以企事业单位为主,岗位既有基层岗位,也有管理岗位,可分为出纳、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经理等。就职业能力而言,中级职称持有者可以胜任出纳、会计的各个子岗位,会计部门的管理岗位,甚至财务经理的岗位。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融机构,也包括企事业单位。在企业中,注册会计师一般担任内部审计师和财务分析师;在会计师事务所,他们一般担任审计、咨询等专业职务。就专业能力而言,注册会计师可以胜任企事业单位和事务所的基层岗位和管理岗位。
2
满足自己的准备
初级会计职称:
初级职称要求考生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因此大学生可以报考。此外,随着会议正式取消,初级职称成为不少会计从业人员的新宠。因此,初级职称的应聘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和上班族。整体来看,考试难度不大,有效复习时间在200小时左右。所以,学生放学后备考,上班族下班后备考,都绰绰有余。
中级会计职称:
中级职称要求考生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工作年限。所以中级职称的考生基本都是上班族
整体来看,考试难度适中,所需有效复习时间为500小时。在适当规划和合理利用时间的情况下,上班族可以在下班后备考。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要求考生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所以研究生和符合条件的上班族都可以报考。但由于考试难度大,每科有效复习时间长达300小时,考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考试科目。其中,不少考生选择了全职备考。
3
关于证书匹配的建议
初级+中级:该组合要求考生达到中级职称考试要求的工作年限。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考试科目衔接紧密,有可能在一年内攻克。
初级+CPA(会计、经济法):CPA的两个科目涵盖了初级职称两个科目的大部分知识点。为什么不利用初级职称的备考为注册会计师打下基础呢?
中级+CPA三门(会计学、财务成本管理):这种搭配要求考生达到中级职称考试要求的工作年限。中级职称三科内容与注册会计师对应科目有重叠,但在考核难度和深度上存在明显差异。考生要把握整体,合理规划。
确定职业方向后,考证成为财会人员心中紧绷的一根弦,也是专业学习的高效选择。建议会计人员在把握证书难易程度,与自身情况匹配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匹配证书,为职业发展增加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