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教育311专业课我考了220。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先看看我的经验。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私聊,答疑解惑!
这是我的经验:
我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的本科是普通二本学校,本科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成绩专业在5级之前,四六级都过了
关于择校:说起我的择校过程,也是挺曲折的。过程如下:东师-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大学
其实我开始选择东石,是因为男朋友报考长春考研,所以我当时就想,我也报考了一个长春。后来他在浙江找到了工作,我决定再次报考浙江,但这次我是高兴的,因为我的家人在江西。之所以选择备考浙大,是因为浙江是浙大的985高校。所以当时我懵懵懂懂,选择了浙江大学作为我的目标院校。后来,我对浙大有了更多的了解,一步步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尤其是浙大每年送给新生的那句话:“此后,你们将以311个历史上有许多光辉名字的‘浙大人’的光荣称号,共同承担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这句话作为一种精神养分,在我备考期间一直激励着我。但后来,当我预测到自己的名字时,我又怀疑自己了,于是我报考了宁波大学(但我的内心非常难过和痛苦,因为我放弃了一直以来的目标)。之后上了辅导班(勤思安排的浙大学姐是辅导员)。学姐告诉我,在她辅导的学生中,我是最稳重的一个,她很难相信我为什么放弃。我说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说考上浙大的人都很好。后来她说了一句: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做了一些事情,才变得强大。在那之前,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原话,我就是这么理解的。后来,我想了很久,我想突破自己,我问自己能不能接受最坏的结果……后来,在报名结束的前一天,我改报了浙江大学。这一次,我只想证明自己
关于
初级专业
我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准备考试。这学期,我看了教材,基础班和讲义。读完它们,我只明白了教育学是做什么的,而基本上忘记了我读过的教材。真正的备考其实是从大三下学期的6月份开始的(也可以理解为第二轮)。在这个过程中,做好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我给自己定了一个阶段性的目标,然后分配给每天的任务。例如,如果我想在一个月内完成《教学心理学》的复习,我会要求自己每天阅读基础班课程和讲义的一章。然后在晚上睡觉前把章节的框架背下来(注意只是框架)。在第二天早上学习之前,我会复习昨天所学的内容。然后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反复记忆所学内容。这个过程很慢,尤其是在中期,除了每天学习新知识外,还会有很多内容需要复习。所以这个时候,你必须告诉自己:“慢慢来,它更快”。因为前期的慢是为了以后的快,所以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坚持下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在这一轮复试中度过了四个月,也就是大三下学期结束和暑假。我还没有完成教研的复习。但我迫不及待地等教研结束后才开始背诵。于是,暑假期间,我和室友在外面租了一间房子,每天又开始背诵讲义(这次很认真)。因为暑假期间强化班已经上线,所以我会每天阅读强化班的一章,然后背诵当天学习的内容(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反复复习)。同时,我们会记住第一轮的教研框架。这个过程也很慢,而且因为喜欢通过读书声背书,每天背完嗓子就疼。当我发现自己好像忘记了之前背诵的内容,感觉没有看到自己努力的收获,暑假后半段特别消极。这个时候,每个人都需要摆正心态。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学习时间长了大脑会疲劳
,可以适当放松。)
后来,学校开学了。此时,复习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每天,我一边反复背诵讲义,一边复习背诵的内容,背诵新的内容。10月开始输出,每天坚持练习题,不管怎么写,但一定要写。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只能写我背下来的东西。如果我不背下来,我根本做不到。我不想读我写的东西。但是,我们还是要不停地写下来,因为现在我们练习的是答题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除了背书,我会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写三个简答题或者一个作文题。到了11月份,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把这本书背了多少遍,可能是五遍左右,因为我一直在复习每一章。这时我开始研究311真题,先是简答题,然后是作文题。选择题每天都在练习。刚开始只是看题目和答案,后来发现这样做效果不好,然后开始做真题。最初每十天模拟一次,12月开始每周模拟一次。所以当我去考场的时候,我刚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我的答案。(之前一直没有足够的时间)
关于英语:大三上学期背了一轮单词,大三准备六级考试,可惜没通过。所以准确地说,我的英语是六月份开始的。因为之前背单词,我直接开始做英语真题,但结果可想而知,读真题虐死我了。基本上每篇文章只能读1-2个字。你不仅听不懂很多单词,连文章也听不懂。所以后来,我开始听汤池的阅读课程。首先,我每天做三次阅读(精读),但我没有翻译原文。我只是口头解释一下,做完问题再听讲座。同时,我把每次阅读中读不懂的单词提取出来。每天除了阅读,还会反复复习真题中找不到的单词。基础的英语阅读需要一个下午的时间。暑假结束时,我刚读完99-10年的英语。我知道我可能比别人强
慢多了,但我并不着急,因为担心是没有用的。我只能告诉自己,不要跟别人比,我只跟自己比。只要按部就班,每天完成我的计划,我就能很踏实。所以后来根据自己的情况,我把节奏加快了一点。考试前,我还把一道英语真题研究了五遍。至于作文,是从10月中下旬开始背的。我背诵了20篇王江涛的范文(这里多亏了男朋友的监督),我反复背诵,但后来只用了一篇(和六级作文用的一样)。我觉得压题很难,但是我们可以多背一些材料,然后想办法把作文题和我们背诵的作文联系起来。英语总算考了70分,不算高,但我很满意,因为顺便通过了英语六级
关于政治:暑假虽然看过徐涛的政治课,但还是以专业课为主,没有在政治上花太多时间。我真正开始复习政治是在九月份。即看课、记笔记,每天做一道相应的选择题。十一月。我刚开始背诵小四小八。到了考场,才发现后背基本不用了。因此,我的政治分数只有6分,不能给出有用的建议。只能说,政治的选择题真的很重要,一定要重视!!
关于复试:20日拿到成绩后开始准备复试。当时比去年浙大的分数线高出一分,我就按照浙大的复试做准备。先是看了浙大去年的参考书(一共四本,我只有两本),然后看了浙大导师的论文。一开始想不通,后来参加了勤思的模拟面试。老师给出建议后,我开始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论文,通过论文了解一些教育热点。最后面试前,我看了0-80篇论文(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老师们在复试时听到都很惊讶。所以,除了看参考书,一定要多看论文,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为老师后来问我,你看了那么多论文,然后你觉得
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什么?这是关于实事求是。我已经看到了,所以我会说出我的想法。我觉得这次复试,我能逆袭,很大程度上跟我的心态有关。浙大的老师很亲切,所以面试过程中我并不紧张,一直在微笑(我喜欢笑),给老师一种自信的感觉,所以整个过程我觉得挺舒服的。(虽然后来担心过不了)。最后我想说,复试考的很多是我们的综合素质,我们的性格,我们的态度。因此,在准备复试时,一方面要丰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调整好心态。努力向老师展示你最好最真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