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因为疫情和全球形势,
将成为“最难就业季”
面临毕业的学生都想在毕业前
签一份满意的工作
但在这个关键时候,
一些不法分子有新套路
应届毕业生小张毕业后应聘了一家通信工程公司。该公司以储备人才为由,要求小张缴纳培训费,并承诺两年后供应小张。为了顺利拿到offer,小张与公司签订了用工保障和培训合同。
由于刚毕业没钱交培训费,公司推荐了小张的贷款,并通过公司与贷款机构签订了合同。
这笔钱由贷款机构直接打入公司账户,我负责分24期还本付息共计1万余元。我想公司以后会给我补偿,承诺试用期内有2500到3500元的工资,每月几百元的贷款本息可以承担,所以我就同意了。
随后,小张被公司派往外地工作,期间公司经理以微信转账的形式向小张转账1300元培训补贴,但约定的工资一直未发放。“询问后,经理说之前的1300元是工资,对方没提培训补偿。”
钱没拿到,背上了1万元贷款。小张很委屈。“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纠结这件事,只能认了。”
这种以招聘为由要求求职者办理贷款、缴纳培训费的行为具有欺骗性。求职者应及时向劳动部门咨询,避免上当受骗。
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
罪犯的新套路
“培训贷”
什么是“培训贷”?
培训贷一般是指培训机构与P2P网贷机构合作,向培训师放贷,培训师以分期付款方式还款。现在招聘公司(其实是培训机构)往往利用招聘网站,以有偿高额培训的形式招聘求职者。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细分领域,培训贷款服务对象
他们是教育培训机构的学员。公司一般因能力不达标或招聘要求极低,要求应聘者进行岗前培训,产生数万元培训费(外加高额利息),再通过贷款软件分期偿还。但培训结束后,他们不会入职,而是要求应聘者另谋高就。
在培训期间,学生往往没有资金一次性支付,然后被要求分期付款。
很多学生在找工作时,被要求“贷款培训”。一些不良培训贷机构打着招聘的幌子,诱导求职者贷款培训,利率超过10。如果中途“退学”,需要支付违约金。
而小张的遭遇并非个例
在此之前有很多人上当受骗
不仅仅是刚离开社会的学生
也有很多人在社区和横跨各行各业
不少网友也说出了自己的经历
↓↓↓
“培训贷”陷阱多
犯罪分子一步步引诱求职者
开展贷款分期业务
结果欠下巨款
如何认识“培训贷”常见套路?
套路一:求职贷款培训
一些无良培训机构、培训公司会在网上发布所谓的关于职场培训的“招聘信息”“XXA计划”等。实际上,他们只是以此为幌子,吸引求职者和求职大学生,让他们到指定的公司“面试”。面试结束后,他们向求职者要求贷款培训。或者如前文所述,开始填写伪装注册APP的贷款流程。
套路二:洗脑或直接要求培训
学生来到这些指定公司后,由相关人员进行洗脑和灌输。一般灌输的观念有:就业难、掌握一门技术的重要性、自主就业等。除了灌输这些理念,一些机构还承诺培训后就能找到工作,月薪几千甚至上万。独立能力差的学生自然被成功洗脑。当然,也有一些机构更为直接。面试结束后,他们告诉求职者自己的能力不足,要求他们进行培训,这会产生一定的费用。
套路三:引诱
引导求职者签约
一般是学生被洗脑后一头雾水,相关人员会“步步紧逼”,让求职者没有太多时间思考就签了贷款合同。一般贷款分20多期偿还,利率甚至超过20。对于没有经济或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套路四:培训课程敷衍了事
一些专门从事骗贷的培训机构,并不是真正向求职者传授知识,一般都是敷衍了事,告诉求职者一些不实用的理论。如果求职者中途不想参加培训,将被要求偿还全部贷款或支付一定的违约金。
找工作的小伙伴
一定要提高警惕
看清机构资质和合同条款
谨防掉进“培训贷”坑
转发给身边的朋友
最后,物以类聚,遇到更好的人可以让你变成同一个人。欢迎关注官方公号:灰产圈
灰产圈:培养你解密互联网骗局的发散思维,实战揭秘互联网灰产案例,解析网赚偏门项目,分享网络营销引流方案。深挖内幕,揭露各种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