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联创实华的公务员培训资质受到质疑。学生退费难
随着山东省20世纪公务员面试时间的临近,各家公务员面试培训机构也开始忙碌起来,纷纷推出价格不等的面试辅导班。近日,一位参加济宁联创实华公务员面试培训的学员向记者爆料,培训机构收取7000多元的课程费用后,并没有做到宣传中所说的非模特教学。该学员在课程结束两天后退学,但在要求济宁联创实华培训机构退还剩余费用时遭到拒绝。受训者对该机构的资格提出质疑。
讲课证书显示,第一个小时是试听课。如不满意,可全额退费。不过,王女士的课程中没有试听课
课程与宣传不符,学生上课两天后选择退课
“报班的时候,我咨询过对方,是不是模型教学培训的那种?如果是,我就不参加了。”学员王女士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三次参加公务员面试,现场对面试情况有一定了解,所以希望能找到一家靠谱的培训机构。不过,上了两天课,她发现培训内容受欢迎。
据王女士介绍,她参加济宁联创世华公务员面试培训班,发现该机构的培训课程没有按照面试流程进行实战训练,模式化教学严重。王女士认为这样对学习没有帮助,于是决定退课。
“我6月8日开始上课,才两天时间,一共交了7490元,退课时培训机构不同意退费,经过多次沟通,我答应退一半学费。”王女士认为培训学时是七天八夜,自己只上了两天的课程。培训机构至少要退一半的费用,但王女士认为培训机构应该按照课时消耗进行退费。
企业经营范围不含办学
培训机构称不退费是行业规则,退一半就好
“我让指挥部领导申请了,可以给她退款
一半,但为了减少影响,要等课程结束后再退休。济宁联创实华负责人曲女士说,开课前一天就把课程表和课程安排发给了学生。如果当时提出退休,她可以,但她已经上了两天课才说要退休。曲女士认为这是王女士个人违约。
曲女士向记者出示了培训机构为学员发放的授课证明,并告诉记者,证明上明确表示,如果对试听不满意,可以全额退费,以后不再有退费的情况。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女士报名参加的封闭班面试培训并没有试听课程。
“这个东西就像去超市买东西,吃完能不能还给超市?”曲女士认为,王女士参加了两天的课程培训后要求退款的做法不妥。随后,曲女士告诉记者,其他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遇到王女士肯定不会退费,“不退费”是业内的“行业规则”。
“我们之前也沟通过,如果她单位有事没办法来,我们可以退费,但她有时间却不来上课,要求退费。”曲女士告诉记者,公务员面试培训的师资资源弥足珍贵。师生配置为1名教师11名学生,培训机构也需要考虑成本。
北京联创实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登记状态为被吊销企业
开始训练?联创实华北京总部资质疑似被撤销
在济宁联创实华培训中心,记者就办学资质问题现场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这个不清楚要不要备案,这一块归指挥部,手续由指挥部办理。”曲女士说,公司注册地在济南,位于运河城A栋的培训机构是分公司,公司注册名称也不是联创世华,而是联华。
记者根据曲女士的说法,登录工商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输入“济南联华”。在显示的10条信息中,仅有两家来自
这两家公司分别是济南联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和济南联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滨州分公司,经营范围不包括需要审批的留学咨询、中介、家教和办学经营项目,未经审批不得经营。
在王女士提供给记者的教育培训机构开具的收据上,记者看到了“济宁联创实华”的财务专用章和“济南联创实华培训学校”的现金收款章。不过,记者在工商局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并没有找到这两家企业的注册信息。
在曲女士向记者出示的讲座证书上,记者看到了“联创实华”的隶属关系。讲座证明内容显示,山东联创实华隶属于北京联创实华教育集团,但该企业在工商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并无查询结果。唯一与之接近的公司名称为北京联创实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但在系统中显示为已吊销企业。
记者在工商局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并没有在回执单上找到这两家企业注册登记的信息。
学生质疑培训机构资质,三部门无一监管
从这家单位不在,到企业被撤销,学员们对这家培训机构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没有发票只有收据,他们盖章的章上刻着的两个教育培训结构,在工商局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里没有任何信息。”王女士认为,这家培训机构似乎并不具备办学资质。
随后,记者来到济宁市任城区工商局、济宁市教育局、济宁市人社局进行相关采访。经走访了解到,相关部门认为该培训机构不在监管范围内。
“涉及教育、食品等特殊方面的消费消费问题,不在工商部门监管范围内。”济宁市任城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取得营业执照后,上述相关经营活动只能由教育、食药监等相关部门经营,由此产生的消费活动也是
由这些部门监管。
“目前,为了鼓励创业,营业执照办理的门槛比以前降低了很多,但营业执照属于前置审批,一些必须经过审批才能允许的经营行为,需要在办理营业执照后再去相关部门办理营业执照,这种经营行为在没有审批之前是不允许经营的。”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教育培训就是其中之一。
随后,记者来到济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务员、事业编制笔试、面试培训机构的审批和许可不是教育部门的职责,应该由人社部门管理。
最后,记者来到人社局政策法规科。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务员培训本身并不符合法律规定,人社局从未向此类机构审批过教育许可。
于是,对这家培训机构的监管成了未解之谜,无人监管。目前,王女士的维权之路仍在进行中。
大众网记者将继续跟进该事件。(记者朱先军)
想爆料吗?请登录“学乐佳连线”(),拨打新闻热线18823719231,或登录齐鲁壹点官方微博。网(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回学乐佳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