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新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有关衔接规定的通知》(财会(2013)3号)和《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换发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通知》(苏财会(2014)36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为全市有效会计证持证人员换发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3号)第二十三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行6年定期换证制度”的规定,换证对象为2002年以来持有常州市会计管理机构颁发的有效旧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所有会计人员。二、换证的划分和方式(一)换证的划分根据《市政府关于取消和下放58项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常政发(2014)69号)精神,按照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属地管理原则,持证人员应向户籍所在地(居住地或暂住地)所辖市、区会计管理机构和本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注明的地址申请换发新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置换方式本次置换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对符合换证条件的持证人员,集中办理信息审核登记(见换证明细表),换发新证(收回旧证);2.持证人员较多的单位(如银行等)可提供材料,申请集中换证(时限由双方约定);3.其他人员,按照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属地管理原则,到所辖市、区会计管理机构指定地点,在规定期限内申请换证。(三)换证时间及地点1、换证办理时间(点击打开)2、换证办理地点及联系电话(点击打开)3、换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所需资料(一)换证人员需填写《常州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定期换证登记表》(表4,点击下载)一式两份,由本人签字承诺。有工作单位的,《常州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换期登记表》需加盖单位公章,并提供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无工作单位的,须提供户口簿(暂住证或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2)旧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原件;(3)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4)近期一寸彩色免冠身份证照片1张;(5)个人学历、职称、工作单位等信息有变更的,需提交相关变更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变更信息后再核发新证。个人身份证信息与金融办证系统不一致的,需提交公安机关出具的个人身份证信息变更证明。(6)委托他人办理的,须同时提交委托人、受托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七)旧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遗失的,应当先在我市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声明,再向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申请补发新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八)持有外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转入我市的人员,自转入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上传电子信息成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和90天内,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转入登记表、有效身份证件和转入单位出具的会计工作证明(或户籍证明、居住证明),向转入地转入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申请办理转入手续,同时换发我省新版证书。(九)需要集中换证的,可以预约。各主管部门(单位)统一收集所需资料,填写《常州市单位集中换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汇总表》(表5,点击下载),到财政机关办理。四、换证条件和要求(一)根据《市政府关于取消和下放58项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常政发(2014)69号)精神,原市管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以下简称持证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有工作单位持证人员,到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地址所在的市、区财政部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无工作单位的持证人到户籍地(居住地或暂住地)辖区由市、区财政部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二)应当在置换年度前完成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三)会计管理机构完成对申请换证人员的信息审核。符合换证条件的,由申请换证人员填写《常州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定期换证登记表》,审核确认后核发新证。申请换证人员信息不一致的,需提供相关有效证件,核实无误后在换证的同时变更信息。(以个人填写的《常州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定期换发登记表》和个人提供的有效相关材料为准)。(4)更换不收取任何费用。(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证书不予换发:(1)省会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中无个人信息的;(2)外省调入人员在国家调入平台无有效信息的;(三)未携带上述证件、材料,个人信息不全的;(四)变更信息无相应证明材料的;(五)未完成规定年度继续教育的;(六)其他依法不能换发的证件;特别提醒:为确保个人证件和信息安全,原则上应由证件所有人前来换证。因特殊情况不能亲自办理而委托他人办理的,除上述材料外,委托代理人还应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不接受社会中介机构置换。五、置换组织工作1、职责分工。常州市财政局会计科负责全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换证工作,负责指导、监督和管理下辖市、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换证工作。各辖市、区负责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换发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制定详细的换发工作方案、培训窗口工作人员、全程组织实施等。以证书所属分区为原则,按照所辖市、区将全市划分为7个换证区域。各市、区都有自己的窗口、专人、专岗负责置换的具体业务操作。2.加强宣传管理。各辖市、区财政局要按照上述要求,认真组织做好换证工作前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尽快掌握政策、熟悉了解业务;增强服务意识,对更换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和解释。同时,要在网站、报纸等媒体上广泛宣传,确保置换工作平稳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