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基础会计教学综述
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回望这段时间的支教,不仅能收获岁月,更能成长。要总结过去,对未来充满期待,写出教学总结。那么如何避免教学总结成为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职业高中基础会计教学总结模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喜欢。
我于20XX年6月大学毕业,后通过备考来到区职教中心担任会计教师。现在已经快5年了。虽然不能说在职高中会计教学非常成功,但它一直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被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又反过来验证思想的正确性。
一、专业课教学要体现实用技术应用的要求
会计教学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会计教学方向。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上有所不同。在课程设置上,要确定符合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在课程内容叙事思路上,突破原有文化理工科课程以“学科体系”为线索的指导思想,在掌握必要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动手操作做账,体验整个会计流程,加深知识理解,在课程的讲解中,要突破原有的以概念、规律、定理为线索的体系,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一系列的小例子让学校对会计有自己的理解,进而上升到理性概念理解的学习,将核心例子与“教、学、做”相结合,再用学到的概念完成更深层次的会计培训课程。在课程培养目标上,纠正只重知识、只重理论的倾向,大幅增加操作考试和项目生产考试的权重,让学生更好、更透彻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在教材选用上,帮助提升专业岗位(专业领域)的综合技术能力
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喜欢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方向。
第二,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过程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经验性和理论性。如果教师只教而无学生参与,其教学方式必然是“临时抱佛脚”。在现代中职教育中,虽然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仍在一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解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如果能及时转变角色,让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实践类课程中,如“基础模拟实验”“初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等,教师不宜过多直接讲授,而应设置案例背景,提供相关资料和工具等,在协作和问答中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对理论问题进行讲授和讲解,起到启发、诱导、激发兴趣的作用。
一是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案例教学,将管理学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教会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讨论分析问题,通过集思广益进行决策等。案例教学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教学方法。在使用案例教学时,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案例材料,同时在给出结论时教授一些管理决策的方法。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增强学习信心。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站起来踊跃回答问题。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鼓励发散思维。在“基础”课上,我经常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比如,他们认为会计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是不是每个人都认为会计只是一个记账员,他们会有哪些技能。在一个单位中,它将
会计人员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果将来从事会计工作,将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在这样一次又一次轻松交流的氛围中,我鼓励学生主动谈谈自己的想法。每次都有十几名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答疑解惑,让学生们既能自己思考,又能锻炼胆量、增强信心,同时还能轻松掌握一些相关专业知识。使知识变得更直截了当,更简单化。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专心听课,掌握所学内容,每节课要讲的内容都被精心设计成几个大问题,每个大问题中包含许多小问题,小问题中又包含许多较小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学习新知识。题目的逻辑性很强,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大部分问题都在学生近期学习的范围内,学生可能会回答,但一定要开动脑筋,努力思考。也有可能你答不上来。这时,老师可以带着学生的好奇心和疑惑,给你上一堂很好的新知识课。这样,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可以通过提问不断思考。回答问题时,有时学生要求他们回答,有时要求一个分心的学生回答,难度更大。成绩好的学生会被要求回答问题,成绩差或成绩一般的学生会被要求回答简单的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整个教学过程仿佛在与学生交流。另外,每节之后,我会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每章之后总结本章的内容,每本书之后总结全书的内容,让学生跟我一起回忆所有的知识框架。通过总结,学生所学知识是系统的、难以遗忘的,遵循遗忘规律。
三、会计操作技能与理论概念学习同等重要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记住一些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学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解、记忆到理解、掌握”
运用这一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运用好实际工作。当我解释理论的时候,当我解释会计科目的时候,我举了很多我身边的例子。例如,对于学校而言,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楼等可称为固定资产,支付给教师的工资称为应付职工薪酬;公司中的某学乐佳牌或商标是无形资产,存放在仓库待售的产品称为库存商品等等。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学会应用它,这也是学习的目的。比如基础课中的关键是做会计分录,为了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每学一笔账,我都会随机问几个业务问题让学生做会计分录。通过做题,让学生对账户的用法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用一个T型会计账户来解释,借方记录什么,贷方记录什么,期末余额在哪里,是什么意思。这样讲完所有的账户后,虽然每个账户学生都懂了,但不会具体应用,有的账户学生容易混淆用法。因此,我首先将习题按章节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这几类:筹集资金、供应原材料、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和分配过程等,每一类都让学生做大量真实的商业练习。为了节省时间,平时我阅读业务问题,同时让学生理解分析,然后学生站起来按顺序回答。因为每个学生都要站起来回答,所以要苦思冥想,有的学生实在解释不了,我就请大家帮他做这道题,万一稍有困难,我就把这道题涉及的科目写在黑板上,提醒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为了让知识更系统、更连贯,我会给学生一个月的企业经济业务,带领学生做一遍,再给学生再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自己做。同时,提醒学生在做习题时注意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并应用那些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反复练习,可以使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从而牢固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