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826552124

下载APP

登录

快速学会计算机网络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2-10-29 10:34:46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96

什么是网络?它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接组成,表示许多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它是一个信息传递、接收和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链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例如,当我们使用手机连接互联网时,我们会使用很多网络协议。

由于手机连接的是WiFi,所以使用的是(WLAN)协议;手机自动获取网络配置,使用DHCP协议。此时,手机已接入局域网,可以访问局域网内的主机和资源,但不能使用互联网应用,如微信、抖音等。如果要上网,需要在手机上行网络设备上进行配置,也就是在无线路由器上配置NAT、PPPOE等功能,这样就可以把局域网连接到互联网上,手机就可以在线玩微信、刷抖音了。

网络协议示意图

一般来说,手机、无线路由器等设备通过网络协议进行通信。

那么是谁规定了网络协议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发了OSI参考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的互连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用于制定网络协议。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协议提供的服务分为七层,并定义了每层的服务内容。协议实现了各层的服务,协议的具体内容是规范。上下两层通过接口交互,同一层通过协议交互。OSI参考模型只给出了各层服务的粗略定义,而没有给出协议的详细定义。然而,许多协议对应于七层中的一层。因此,要了解网络,首先要了解OSI参考模型。

由于OSI参考模型对服务的划分过于琐碎,在定义协议之前定义参考模型有点理想化。TCP/IP模型正好相反,由现有协议总结而成

该模型已成为实际的主流网络协议标准。

首先介绍了TCP/IP与OSI层的关系以及TCP/IP各层的主要协议。

网络接入层

在TCP/IP分层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结合为网络接入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分别称为硬件层和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入层是对网络介质的管理,定义了如何使用网络传输数据,但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通信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所以TCP/IP可以分为四五层,只要你能理解原理就可以了。

=============================================================================================

网络层

相当于OSI模型中的第3层网络层,使用IP协议,用于将数据包从源地址发送到目的地址。

IP IP是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包,使整个互联网都能接收数据的协议。它使用IP地址作为主机的标识。IP协议独立于底层媒体,实现数据从源到目的的转发。

ICMP用于在IP主机和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用于诊断网络的健康状况。

ARP是一种从数据包的IP地址解析MAC地址的协议。

============================================================================================

TCP 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控制它所提供的连接。适用于需要可靠传输的应用程序,如文件传输。

UDP UDP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不对其提供的连接实施控制。适用于实时应用,如IP电话、视频会议、现场直播等。

=======================================================================================

HTTP

是WWW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HTTP定义了高级命令或方法,供浏览器用来与Web服务器通信。

POP3

简单的邮件传输协议,由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使用。

远程管理网络设备的TELNET远程终端协议。

SSH安全外壳协议。通过使用SSH,可以对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

==================================================================================

接收到数据后,按照自下而上的参考模型,当数据通过每一层时,去掉协议头信息。这个过程称为解封装。

传输层协议封装的数据称为段,网络层协议封装的数据称为包,数据链路层协议封装的数据称为帧,物理层传输的数据称为比特。

实际数据传输示例

在现实生活中,互联网是通过TCP/IP协议连接的。让我们以访问一个网站为例,看看网络是如何交流的。

发送数据包

访问HTTP网页时,打开浏览器,输入URL,按enter开始TCP/IP通信。

申请处理

首先,在应用程序中编码HTML格式,相当于OSI的表示层功能。编码转换后可能不会马上发出,相当于会话层的功能。在发送请求的那一刻,建立了TCP连接,然后在TCP连接上发送数据。下一步是将数据发送到下一层的TCP进度

理性。

TCP模块处理

TCP将数据从应用层平滑地发送到目的地,实现可靠传输的功能,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TCP头信息封装。TCP报头信息包括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标识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序列号(确认哪一部分是数据)和校验和(确定数据是否已损坏)。封装了TCP报头信息的段随后被发送到IP。

IP模块处理

IP将来自TCP的数据段作为自己的数据,封装IP报头信息。IP报头信息包含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以及上层协议类型信息。

IP包生成后,根据主机路由表发送数据。

网络接口处理

网络接口将传输的IP包上的以太网报头信息封装并发送。以太网报头信息包括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和上层协议类型信息。然后以太网数据帧通过物理层传输到接收机。

接收数据包

数据包的接收过程是发送过程的反向过程。

网络接口处理

收到以太网帧后,首先检查报头信息的目的MAC地址是否是发送给你的帧。如果不发送给它本身,它将被丢弃。如果是发送给自己的帧,检查上层协议类型是否为IP包,将以太网帧解封装为IP包,传给IP模块处理。

IP模块处理

在收到IP包后,执行类似的处理。根据报头信息的目的IP地址判断是否是发送给自己的包。如果是发送给自己的报文,则检查上层的协议类型,将IP报文解封后发送给TCP协议进行处理。

TCP模块处理

收到TCP段后,首先检查校验和,判断数据是否损坏。然后根据序列号检查是否接收到数据。最后,检查端口号以确定具体的应用程序

程序。

收到数据后,向发件人发送“确认收据”。

当完全接收到数据时,TCP段被解封装并发送到由端口号标识的应用程序。

申请处理

应用程序接收到数据后,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发送方请求的网页内容,然后根据HTTP协议进行后续的数据交互。

建设一个网络涉及到各种电缆和网络设备。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硬件设备。

传播媒介

主机可通过有线电缆连接。有双绞线、光纤、串口线等。根据网络接口选择相应的电缆。传输介质也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等不同类型的电磁波。

网卡

当主机连接到网络时,必须使用网卡。它可以是连接有线网络的有线网卡,也可以是连接WiFi网络的无线网卡。每个网卡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也称为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

第二层交换机

第2层交换机位于OSI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它可以识别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帧,并将帧转发到另一个连接的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