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试的日子刚刚过去,却让我想起了刚刚开始考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我的注会梦源于2008年,我希望我能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在对CPA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觉得自己真的不知道有多少,让我作为一个妈妈级的考生来应对这么难的考试。于是,在畏难情绪的驱使下,当年买了一堆笔记,最后只看了几页会计,就把这件事抛到九霄云外。
这就是2008年失败的原因。
然后,在2009年,注会的所有改革都将启动。我今年一次报了六扇门。在新体制下,
是6+1。制定计划,一步一步走。我从2009年11月开始复习,第一次复习是会计,还记得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淡淡的看书雾里看云,和原来单位的一个出纳员聊天
说:“我刚看了会计的第二章”金融资产“,感觉怎么像天书?”人们当时嘲笑我,说那是一个很简单的章节,后来合并企业、合并报表都很难。听了这话,我的心凉了,心想:拼吧!今年年初,最可怕的是英语。因为英语直到现在在我心里还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唉。
最初计划在2010年申请3门课程,两年后完成。这样,在离考试还有10个月的时间里,平均每门课程分2个月左右学习,最后还剩下2个月时间集中复习题目。刚开始的时候,学习进度很慢。每次听乐家网校的基础课,我都是先读那一章的书,然后听课,手记笔记,再做乐家网校的课后练习。结果第一轮会计学了两个半月,还没搞清楚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是怎么回事。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速度太慢了,肯定会来不及。于是我及时调整计划,要求自己加快速度(当时还不知道网校课程可以加快听力,预习和人工记笔记的过程省略了,听课后改看书)
再看看。从1月中旬到2月底,过年没休息。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重新学习税法。
但新教材出来后,我的心又凉了。与2009年相比,教材面目全非。原计划又改了。这一次,我计划在七月之前完成所有的基础课,这意味着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我需要完成审计和经济法两门全新课程的学习,还要复习之前学过的会计、税法、战略和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肯定要花很多时间。4月底领到新教材后,每天上午听审计基础课,下午听财务管理,夜深人静时拿出会计考试指南,以免遗忘。不幸的是,5月底的一天,我抱着女儿的时候,不小心扭到了腰。那时候基本只能躺在床上休息,不能看书听课。当时我很着急。我是否应了古语“天降大任于斯人,吾苦其心皮”?休息10天左右,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听课,但医生嘱咐我不要久坐,这样学习强度会比前段时间差一些。时间依然紧迫,所有基础课将在7月8日左右结束,比计划晚了一周。
然后参照学乐佳网校的计划,从7月初到8月20日,做了大量的题,看了书。这个阶段,我每天做2门课,晚上看书,10天一次,难的课程10天以上,简单的课程每周一次,然后重点强化基础课上的模糊点。在这一轮之后,对于我有把握的税法和会计,我每周做一次日历年测试,巩固记忆。但如果财务管理和审计掌握不好,又会再做一轮试题。然后,从8月底到9月初,我每门课大概做了5-6套模拟题(包括历年的试题,每次看时间,模拟考试状态,每天做3道模拟题,每门课做一个,两天一个循环。模拟题的关键不是做得多,而是做得好,做完题多看,掌握每道题的知识点。到后期,做学习音乐。
加网校的模拟题基本都能达到60分以上。考前最后一周,我基本上是看书看题。我尽力把公司战略和经济法读了2-3遍。
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必须有一个大方向,并分配到日常学习中。如果不合适或者进度快,要适当调整。成功的关键是有计划地学习。
向着目标,恒心贵在坚持,这一点很重要。记得网校上有一篇文章,说当你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时,离成功就不远了。那篇文章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我儿子每天上学的时间就是我学习的时间。白天大约6个小时,夜深人静时最多1个小时。有
来不及学,11点左右准时睡觉。儿子放暑假时,我和姐姐一起去姐姐家,父母照顾两个孩子。虽然我会受到两个孩子吵闹的影响,但我很满足。
为了保证学习和家庭两不误,就要放弃和朋友一起喝茶、逛街的时间。我把我需要做的大部分事情安排在周末完成。感觉这也是一种劳逸结合的方式。我现在的生活圈里没有其他朋友。我每天都要学习,上班和儿子。基本没有生活圈。
但2010年由于个人原因,我还是没有参加考试。真可惜.
2011年,我又一次把2010年的东西又放了一遍。今年报了三门,会计、审计、税法。儿子长大了一点,但还不懂事。我得学习一整天。我经常从晚上开始学习,有时半夜起来学习。有时候实在累了,就起来洗脸,倒下睡觉。就在考试前我意外怀孕了。我又要流产了。今年三门课程只通过了一门会计课程。
2012年又开始了帆船学习。今年我报了5门课,但在期末复习中只参加了审计、税法和经济法的复习。风险和财务管理基本上被抛弃了。准备明年再战。下面是
我学习的方式。只是为了让大家明白。
每门课程的具体复习方法:
会计:今年是机考。虽然我没有考,但是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都在打电话。不过也是换机测试的原因,相对来说,会计输入是最新的和格式。很重要,既是基础,也是难点。我很高兴去年通过了这门课。一开始听的是余刚老师2009年课程的基础课。我觉得余老师的课把基础的东西讲得比较透彻,2010年的考试也多是讲一些基础的东西,比如计算第一题,金融资产做账的时候科目能不能相互转换。这个知识点是我第一次听余老师的基础课时学到的,印象深刻。是余先生把我这个门外汉领进了会计门。
②审核:审核是注会三座大山中的第二座,也是很多同学最难拿下的一座。网校也会建议学生最后申请审核。的确,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企业的运作了解不多,自然
会觉得很难理解。而且,在审计课程中经常可以看到其他课程,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要求更高。而我,因为之前在企业积累的经验,优势明显。同时,扎实的会计基础也促进了我对审计学的学习。此外,审计是一扇需要沉淀的门
当然,第一次听课,云里雾里很正常,但我会继续看书,看不懂的,先过,再读,多转多看,就会逐渐开窍。此外,审计还有一些优势。虽然阅读是六门课程中最厚的一门,但要背的东西却很少。与公司战略和经济法相比,它要快乐得多。总而言之,学生千万不要被这门课吓倒。网校的高胜荣老师很好。从基础课到习题课再到最后的冲刺,我听了高老师的课,受益匪浅!今年我又参加了考试。今年的题不难,但你必须能判断。
③财务管理:这门课不好说,计算量这么大,不出错真的很难;说起来很容易,只要你记住那些公式,你就可以
简化复杂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吴景洪先生是理财大师。我还记得考试前的谈话。陈先生没来。我无意中去了吴老师的博客,看到了他给笔记会同学们建议的一些要点。其中一个是关于可转换债券的。我当时对这个知识点还有点模糊,赶紧仔细复习了相关内容。结果,考试时真的派上了用场。这门课需要做更多的题。你可以把吴老师习题班的题和历年的题做几遍,这样就能马上反应出怎么解题,差不多了。今天的输入公式是,少学生难。而今年的综合测试,基础不扎实肯定过不了,感觉选择题超纲。其中很多也是书中非常偏颇的观点。我想只是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