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小姐八年,去过事务所、国企、私企,现在正在创业。我没去过银行,但有业内朋友道听途说。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刚毕业的会计孩子们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我建议在做出选择之前不要吸收太多情绪化的建议。比如,谁几十年没在国企发展,就说国企不行;谁在事务所里累了一半,什么也没学到,就一窝蜂地离开事务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当他遇到不同的环境时,他很可能因为只听到好的一面或坏的一面而被蒙蔽,而听坏的一面则是黑暗的。所以,听从情绪体验就好,不要想照搬别人的成功经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决定~
最近很多朋友都说求职不顺利。我以前写过一篇采访总结文章。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在会计工作面试中,面试官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让我们客观地谈谈这些地方的工作强度、工作内容、薪酬情况等,有助于你做出理性判断。
我们先谈谈公司的事。我是社会招的四大之一,还有些颠簸。
因为我从小特别喜欢历史,大学时父母帮我选专业。大学毕业的时候,本想自己做决定,就任性地跨专业考了历史学研究生,最后竟然没考上(带着考最好的天真,被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
10年前,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大三本该找到一份高质量的实习工作,但我选择了全力备考。结果,我毕业时没有竞争力。我的同学大多向四大投了简历,但我们学校没能报考四大。当时我们的计生节目大多以大四为首选,对大四有莫名其妙的情节,所以没录下来后挺失落的。但我没有放弃。曲线拯救了国家。在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后,我去了前四名。我收到报价后非常高兴。本以为自己会一直走在高楼上的精英楼里,但事实是,两年后就辞职了。为什么?
四大对应届生来说真的很划算,可以得到更系统的各方面培训,让你从小白快速培养成专业人士,为你提供了一个足够高的平台。四大的薪酬在市场上算是高的(几年前四大的薪酬6000起步,现在的薪酬竞争力没有以前大了),但我知道自己性格中有懒惰的一面,我想好好享受生活。我需要一份固定的工作。
商行的工作强度很大,工资高,时薪低,太年轻了,死不了。我当时做的是审计,分淡旺季。本来咨询税务还好,还要到处飞咨询,出差很累。事务所年审期间,正是旺季,平均十一二点下班就忙得不可开交。回去不是休息,而是换个地方工作。如果你去ipo项目,嗯,全年都是繁忙的季节。但忙碌起来,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从笨拙的菜鸟逐渐成长为职场老鸟,特别有成就感。
分析一项工作是否值得做可以从三个因素来考虑:1。钱够不够;2.工作氛围,同事相处如何;2.工作内容能否带来满足感?事务所的前两点没有错。小商行的薪酬并不好,但四大学术乐家和薪酬变动相对透明公平。我当时(几年前)的年薪可以达到15万,不会让你捉襟见肘;同事之间没有耐人寻味的办公室文化,关系比较单一。我怀念那段时光。
但经过两年的审计,我开始问自己,我是否想让公司变黑。我当时的回答是不想,虽然这两年成长了很多,但我想有自己的生活,想有正常的社交(因为作息和朋友不一样,很难聚在一起)。除此之外,我还想在工作内容上有其他突破,我想完善自己的金融知识结构,而不是一心一意,所以我跳槽到一家国企做起了金融。
那么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如何呢?
因为这是某种东西
办事处接触了各行各业的商家,对市场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我选择去了一家朝阳企业,工资很可观。虽然仅比办公室高出10%左右,但作息规律、节假日规范,工作压力明显减轻。
国家单位的工作强度只能说一般不大,但也有例外。比如有的地方,国家电网很忙,每天八九点下班。我待过的国企基本没有加班。好几次,领导都说加班七点就结束了,工作内容比在事务所少了三分之一。国企的工作强度虽小,但工作内容相当全面,可以补充我在事务所的工作经历,但确实成长缓慢。
国有企业对女性的福利真的很好。我还记得在办公室的时候,看到一些姐妹挺着大肚子忙着材料。我所在的国有企业可以休四个月的产假和六个月的哺乳假。..重点是休假要无负担,不要担心交不到工作,也要担心休假后没有自己的位置(虽然与我无关)。对老百姓来说,国企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这里。
另外,不要小看国企的福利。虽然都是小日用品、小礼品,但也能满足日常生活,减少不少生活成本。比如,每季度会送洗衣液、卫生纸、洗发水、肥皂;过节送花生油、大米、茶叶;生日有蛋糕卡,夏天有高温补贴;平时会有一些电影票、读书卡、戏票,都是指标摊派不出来的。你没事可以去看看。平时工作穿工作服,少买衣服;中午有食堂,节省了不少伙食费。
国有企业的另一个优势是不容易裁员。通常,他们看不出自己有多好,但一旦经济动荡,他们能给人很大的安全感。你看到多少公司在今年的疫情中裁员?曾经经历过这一黑天鹅事件,国企的稳定性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而国企工资上涨空间有限,月购少之又少。五六千二线城市应届生多了,但工资不能这样算,再加上那些隐形福利和补充公积金
有的,生活质量不会低于月薪七八千。对我来说,在国企的一年多时间过得很舒服。对于生活多于工作的人来说,很适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但对于有事业抱负的人(比如我)来说,很可能是温水煮青蛙,一生一世逝去,到头来难免后悔莫及。
生活就是这样。我从姨妈忙碌的办公室跳到舒适的国企,对国企平庸的工作环境感到不安。我跳到了一家民营企业,一直做到现在,最近也在创业过程中。如果说国有企业是平静海平面上的一艘游船,那么民营企业就是激流中漂流的竹筏。当然,国企没有游船那么豪华,民企也没有竹筏那么惊险。万物在平衡中达到适度的最高境界。
竞争是民营企业最显眼的标签。
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都是靠实力说话,说原点就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私营企业,永远不会有国家单位的乌托邦式保护,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裁员降薪哪个先来。这种竞争环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让人感到满足和快乐,也隐藏着意想不到的风险。
作为一个乘风破浪的30+姐姐,我想提醒应届毕业生,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不是乌托邦。如果因为害怕风险而向国家单位寻求庇护,只会掩耳盗铃。当风险来临时,你是温水煮过的青蛙,所有的安慰都是杀死你的罪魁祸首。坚强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区别于哈哈,让我们回到我带的时间最长的民营企业。我在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做过。总而言之,应届毕业生去大企业,在小企业工作。大厂给光环,小厂给饭碗。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大企业可以让你活得更舒服,坑更少。它会让你迅速从学生变成职场专业人士,给你最系统的锻炼。如果毕业后去小公司,遇到不靠谱,那么制度不完善,人员分配混乱,肯定会影响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