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826552124

下载APP

登录

上海海事会计学认可度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2-10-12 10:35:06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57

其实,关于所谓的排名也是众说纷纭。毕竟这个东西见仁见智,官方也不会每年都做这个排名。真正的排名是民间机构做的,水分比较大。所以我觉得研究这个东西没有意义。

但对高等院校唯一的官方“排名”是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从第一次开始,先后进行和公开了三次,2012年进行了第三次评估,现在到处都有。而且第四次学科评估已经启动20个,并且已经完成。相信今年年底或明年初,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将向社会公布。如果真的有心关注各专业、各院校的成绩,关注教育部的学科评估是最明智的。虽然阴谋论说可能存在暗箱操作,但毕竟这是官方的,也是唯一的官方排名,在一定意义上还是很有说服力的,甚至有风向标和标志作用。

我们来谈谈会计。其实我认为,对于任何热门专业,尤其是经管语法学科,以文科为主,不涉及科研,专业排名受学校品牌影响很大。比如你提到的学校中,清华是公认的工科大学。但因为经管类比较热门,这几年清华确实专注于走综合性大学的路线。清华经管学院在师资力量、软硬实力、知名度等方面一飞冲天,已与老牌北大光华比肩--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华这块金字招牌与经管这门当下热门学科的互补与互补作用。因为学校品牌好,可以更好地树立一个学科;又因为这门学科本身比较热门,借助好学校的招牌,起到了更良性的发展作用。这种良性循环对学科发展很有帮助。经管类尤其如此,尤其是会计学,这是几乎所有高校都会开设的学科--可以说,除了理工类、工业类、师范类、农业类、海事类、理工类等典型的专业院校,以及一系列非金融类专业院校,还有那些没有开设的专业院校。

这些名字都是大家心目中典型的专业院校。除了财会专业发展一般,其他学校如文理综合、经管语法强等,财会专业都不错,尤其是财经类院校。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该专业的排名不佳。正如我上面所说,有不同的意见。

现在我们来回答你的问题。抛开以上因素,会计专业的排名一直是厦大的前三名,但这也是一个有着多年历史的排名。目前很少单独对二级学科进行排名,但我们会参考二级学科的国家权重(包括未来实施的“双一流”中的“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工商管理的排名可参考教育部学科评估,工商管理为国家重点的院校也可查到。单是全国权重,加上东财和四所财经211,那么可能有近10所学校能够排进这个排名的前列。

同时,由于前几段提到的原因,学校和学科的良性发展也不容忽视。此外,经济环境对经管学科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西北第一名校西安交通大学的经管学科可能没有上海的二本学乐佳学院多,就是这个原因。毕竟,金融中心的红利效应是西安无法比拟的,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或弱化了部分地区的经管学科。此外,如金融研究院(即原金融所),类似科研机构的实力与事业单位不具有可比性。另外,像国立研究院这样的半科研机构、半事业单位的年轻人,很难和几十年学科建设的学校相比,这样的东西很难排名,实在没有价值和参考性。

综上所述,我更喜欢用区间除法而不是排序的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结合以上所有的讨论,再加上一点我个人的理解,结合区位发展,我觉得会计学科可以按照这个区间来划分:

一线院校:如清北人

,包括复交、中山、南大、武大等品牌强势、经管类(未一一列举),四大财经类高校之巅如211+贸大,老牌科研机构如财科院,都有实力进入一线领域。他们要么是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校,要么是称霸一方的地头蛇,要么是能够利用高校专业水平和背景,拥有得天独厚教育平台和资源的强势力量。总之,他们都有自己能够站在一边拔尖的因素,同时在国内也有影响力。在三家国立医院,我倾向于把SH放在一线,BJ可以上可以下,XM可以稍微下。

线院校:这类学校应该属于进一线还是有点难的学校(因为一线的太厉害了,摇不动),二线的还是有点委屈。所以增加个别线的排名,比如老牌财经牛校东财(也是唯一一所非211但会计是国家级学科的学校),包括刚才提到的BNAI、XNAI。同时,在985高校中,除了经济学和文法排名相对强势外,其他高校都有排名的因素和原因--毕竟是985,品牌和区域影响力都很大。同时,一直以来经济、文法实力较强的非985 211院校也具备上线资格--如辽大、苏大,未一一列出。

二线院校:老牌财经院校和其他地方财经院校,尤其是发达地区的非211财经院校,如北京工商、首都经贸、天津财经、江西财经、浙江工商等,经济、管理语法不突出的211院校太多。

三线院校:其他学科都是一类院校,尤其是经济学和文法是本校优势学科的院校,大概可以算是三线。基数越低,名单越大……

(我们先不说四条线)

PS:以上所谓划分仅代表个人理解,欢迎讨论,不接受无脑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