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164701205

下载APP

登录

初级会计师所有公式,初级会计师所有需要背的公式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4-07-25 08:01:35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4380

初级会计师常用公式汇总

一、会计等式1. 基本会计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扩展的会计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 二、账户余额公式1. 资产、费用账户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数 - 本期减少数

  •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账户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数 - 本期减少数

  • 三、试算平衡公式1. 发生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 余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 四、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计算公式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 -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 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 +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 -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五、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 个别计价法:

    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 ∑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 × 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

  • 先进先出法:

    (具体步骤根据实际情况)

  •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 = [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 ∑(当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 × 当月各批进货的数量)] ÷ (月初库存存货数量 + 当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当月发出存货成本 = 当月发出存货的数量 × 存货单位成本 当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 × 存货单位成本

  • 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 = (原有结存存货成本 + 本次进货的成本) ÷ (原有结存存货数量 + 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 = 本次发出存货数量 × 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 = 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 × 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 六、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率1.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 (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 +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 ÷ (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 100%

  •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 = 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 ÷ 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 100%

  •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 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 材料成本差异率

  • 七、销售商品的核算1. 毛利率法:

    期末存货成本 = 期初存货成本 + 本期购货成本 - 本期销售成本

  • 售价金额核算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 =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 ÷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 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 = 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 八、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 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使用寿命(年)

  •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

  •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 = 2 ÷ 预计使用寿命(年) × 100% 年折旧额 = 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 年折旧率

  •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 = (预计使用寿命 - 已使用年限) ÷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 100%

  • 九、有关税的计算公式1. 增值税:

    (具体公式根据税法规定)

  • 消费税:

    (具体公式根据税法规定)

  •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纳税额 = (实际交纳的增值税 + 实际交纳的消费税) × 适用税率

  • 所得税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会计利润 + 纳税调整增加额 - 纳税调整减少额

  • 十、利润相关计算公式1.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 财务费用 + 其他收益 +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 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 + 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 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可供分配的利润:

    可供分配的利润 = 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 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 + 其他转入

  • 十一、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计算公式1. 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货币资金项目 = 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应付款项目 = 应付利息 + 应付股利 + 其他应付款

  • 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预付款项项目 = 预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 + 应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 预收款项项目 = 预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 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应付账款项目 = 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 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 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长期借款项目 = 长期借款 - 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借款

  • 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固定资产项目 = 固定资产 - 累计折旧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项目 = 无形资产 - 累计摊销 -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应收账款项目 = 应收账款 - 坏账准备

  • 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存货项目 = 材料采购 + 原材料 + 库存商品 + 周转材料 + 委托加工物资 + 委托代销商品 + 生产成本 + 受托代销商品 - 受托代销商品款 - 存货跌价准备

  • 十二、本量利分析基本公式营业利润 = (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 × 业务量 - 固定成本

    十三、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 = 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额 ÷ 分配标准(如产品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

    十四、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率 = 各种产品生产职工薪酬总额 ÷ 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

    十五、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具体公式根据实际情况)

    请注意,2024年的法规和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最新的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