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164701205

下载APP

登录

中级会计外币结算,中级会计外币结算业务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4-06-22 08:00:42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933 中级会计外币结算

外币结算业务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国际货币交易,涉及到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和折算。以下是关于中级会计外币结算的相关知识:

1.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在中国,大多数企业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但对于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企业在确定记账本位币时,应考虑该货币能够对企业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起主要作用,能够对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产生主要影响,以及融资活动获得的资金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外币交易的核算程序:将外币金额按照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登记有关账户。还需要按照外币金额登记相应的外币账户。在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外币货币性项目: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当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作财务费用处理]。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存货、长期股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对于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以外币确定,则在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时,应先将可变现净值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

3. 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境外经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企业在确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时,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当考虑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以及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等因素]。

4. 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

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由于采用同一即期汇率进行折算,因此,不会产生汇兑差额。企业记账本位币发生变更的,其比较财务报表应当以可比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

以上就是中级会计外币结算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