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164701205

下载APP

登录

中级会计孰高孰低计量,中级会计孰高孰低计量的区别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4-06-14 08:07:27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2126

中级会计孰高孰低计量

在中级会计实务中,孰高孰低原则是一种重要的会计处理方法,它涉及到在面临多个选项时,选择其中数额较高或较低的一个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这种原则在不同的会计领域中有不同的应用。

1. 资产减值中的应用

在资产减值中,判断可收回金额时需要应用孰高原则。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2. 资产组减值中的应用

在资产组减值中,抵减后的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的最高者: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零(多指商誉)]。

3. 固定资产核算中的应用

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确定时,需要比较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并选择较低者]。

4. 存货期末计量中的应用

存货的期末计量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即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较低者计价]。

5. 折旧年限选择中的应用

在折旧年限选择时,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或者在租赁期和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较短的期限内计提折旧]。

6. 无形资产摊销年限选择中的应用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应按预计使用寿命与合同(法定)年限中的较低者确定]。

7. 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计量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通过上述应用,我们可以看出孰高孰低原则在中级会计实务中的重要性。掌握这一原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会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