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佳会计培训电话 联系我们:13164701205

下载APP

登录

初级会计师第二章资产资金,初级会计师过了二十号还可以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4-07-25 08:01:19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1553

初级会计师第二章资产资金

1. 非流动资产的定义及其例子

非流动资产是指不能在一年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这类资产通常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等。例如,固定资产包括企业的建筑物、机器设备和车辆等。

2. 现金短缺的处理方法

企业在现金清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应由责任人赔偿的现金短缺,应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这表明企业有权从责任人处收回这部分短缺的现金。

3. 采购专户的款项处理

企业为了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而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应计入“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这反映了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

4. 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计算

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一批,商品的价款为3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4.8万元,另代购买方支付运杂费2万元、包装费3万元。则该一般纳税人应确认的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为39.8万元(30 + 4.8 + 2 + 3)。

5. 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甲公司2018年1月份发生如下应收事项:进行存货盘点发现存货盘亏,应收取保险公司赔款2.5万元,应收取管理人员赔款2万元;销售商品一批,应收取价款30万元,增值税税额4.8万元;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10万元。则甲公司本月应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的金额为4.5万元(2.5 + 2)。

6. 坏账准备的转回

A企业2018年1月1日“应收账款”科目的余额为100万元,“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为10万元。1月份企业实际发生应收账款10万元,收回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账款15万元,期末转回坏账准备。则1月31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88万元(100 + 10 - 15)。

7.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

甲公司2018年1日从证券交易市场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购买价款215万元,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5万元;购买时甲公司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3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1万元。则甲公司购入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00万元(215 - 15)。

8. 投资收益的确认

某企业将其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全部出售,售价为1000万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出售时对该项业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00万元(售价与成本之间的差额)。

9. 转让金融资产的处理

甲公司(一般纳税人)2018年1月份采购一批原材料,支付材料价款40万元,增值税税额6.4万元;发生运输费5万元,取得运输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税额0.5万元。另外发生装卸费1万元,保险费1.5万元。则甲公司购入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47.9万元(40 + 5 + 1 + 1.5 + 0.5)。

10. 存货成本的确定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11. 原材料的定义及核算方法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在途物资”等。

12.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

13. 行政单位资产管理规定

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和处置等环节的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14.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定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和处置等环节的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15. 资产的计量属性

资产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公允价值和名义金额。其中,历史成本是指资产在取得时的实际成本;重置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金额;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名义金额是指按人民币1元计量。

16. 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存货等;非流动资产是指不能在一年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等。

17. 资产的确认条件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确认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18. 资产的计量

资产的计量是指确定资产金额的过程。资产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公允价值和名义金额。企业在对资产进行计量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计量属性,以确保资产计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19. 资产的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和处置等环节的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企业应当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资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等问题,确保资产的账实相符。

20. 资产的会计处理

企业在对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合理确认和计量资产,及时记录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企业应当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反映资产的状况和变化情况,为投资者、